腓立比书概要
一、同心合意兴旺福音(1:1-8)
一、 腓立比书简介
1. 著者:使徒保罗和提摩太
2. 受者:腓立比教会,即“凡住在腓立比,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,和诸位监督,诸位执事。”
3. 著书时地:本书与以弗所书,歌罗西书,腓利门书一起,是保罗在罗马监狱里所写,故称为监狱书信之一,约在主后60-61年期间。
4. 本书主题:神对基督徒所要求的正常生活,靠基督而活,在基督里像基督。这是一种喜乐,崇高,敬虔,非凡的生活,是一种平静,安稳,有力,活泼的生活。
5. 本书钥节:有圣经学者以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”(1:21)为本书钥节,也有的学者以:“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,我再说,你们要喜乐。”(4:4)为书的钥节。
6. 本书特色:
(1)
不像歌罗西书那样,重在基督徒信仰理论,批判异端;也不像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那样,有很多教义性的论述,但可以说本书是保罗书信中最美的信,反映出保罗个人的品格和灵性光辉。
(2)
腓立比书是保罗书信之一,但与另外三卷监狱书信全然不同,不像腓利门书是写给个人的,而腓立比书是写给一个欧洲的教会;也不像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是写给亚洲的教会。
(3) 本书中充满了基督,提及基督的名字,计37次。说到祂的经历(降世,受死,复活,升为至高,再来),以及祂与信徒的关系。
(4) 本书充满了“喜乐”二字,有16次之多。真信徒的生活,既有圣洁的心念,自必有充满的喜乐。
7. 腓立比教会的建立:
(1) 腓立比城是希腊亚历山大之父马其顿王腓立比所建造,故以其名命名。该城座落在一河滨,东西有高山,中有大道,为欧洲,亚洲往来的要道,乃当时马其顿东部一座大城。
(2)
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帝国后,此城被颁赐为“殖民城”,有“小罗马”之称。罗马帝国赋予腓立比城一项特权,该城的法定地位与意大利本土的一样。居民即为罗马公民。他们享受免于被鞭打和被拘捕的自由,并且有权上诉该撒(罗马皇帝)。
(3)
腓立比教会是欧洲第一个被建立的教会,从使徒行传读到,是保罗和同工第二次出门布道时初结的果子。首先信主的,徒16章记载,有三个人,即吕底亚,女婢和禁卒。他们的种族不同,性别不同,职业不同,却是基督教会的雏形,表明信徒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。
(4)
腓立比教会的建立是从祷告开始的,徒16:13,16记载,当安息日,使徒和同工们来到河边一个祷告的地方,给聚会的妇女讲道,其中一个妇人吕底亚听了就相信了福音。很明显的,祷告就成了每天传福音事工的焦点,这也是为以后的工作定下一个先例。
8. 写本书的目的
(1) 鼓励信徒活出基督徒的正常生活。正如1:21所说:“活着就是基督”,这是得胜的秘诀,也是喜乐的源泉。
(2) 劝告信徒要在基督里,为福音的缘故同心。
(3) 提醒信徒要防备异端。他们偏离救恩真道的教训,在基督以外又加添一些东西,如割礼等。
(4) 表达向教会和信徒感恩之心,他们多次馈赠礼物,在属灵和物质上支持他。
9. 本书的分段:
A 第一章——基督徒生活的平安喜乐;
B 第二章——基督徒生活的谦卑顺服;
C 第三章——基督徒生活的敬虔公义;
D 第四章——基督徒生活的知足谦让。
二、 问安与祝福(1:1-2)
1. 问安在保罗书信中并不是一个公式,乃是有它特定的内容。在腓立比书中的问安是独特的,与其他书信有不同之处:
(1) 这封信是写给“众圣徒,和诸位监督,诸位执事”。这给我们看到:
a.
新约时候,教会是怎样领导的,不是一个人,两个人,乃是一个集体,由监督和执事组成。带领教会,遵行神的旨意。监督,就是长老,他们的责任是牧养群羊,真理的教导,执事则着重在教会的治理,在事务方面分担长老的工作。
b.
要注意到“诸位”二字,意思是在教会中事奉的长老执事,都有相同的属灵经历;他们都是罪人,同被主的宝血救赎,一同仰望慈悲怜悯的神,忠心为主和祂的福音。不是一个监督统管其他的监督执事。
c.
第一章第1节告诉我们,教会的领袖制度是怎样执行的?保罗将众圣徒放在前面,“众圣徒,和…”,它代表领导者(监督执事)首先把自己看作是教会肢体,然后在服事时,才看自己为监督执事,作众人的仆人。这表明作领袖的,甘心情愿的接受管束,在心理上抛弃为尊为大的心态,站在圣徒中间,把自己当作服事的人。
(2)
保罗称自己为“基督耶稣的仆人”。在保罗书信中,只有三封书信保罗自称为“仆人”,即罗马书,腓立比书和提多书。此处的“仆人”,原文为“奴仆,奴隶”。作仆人有什么特点,他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呢?
a.
古代的奴隶主有很多奴隶,主人会叫有些奴隶作管家,所以圣经中的管家和奴隶是同义词。管家是受托者,替主人管理他的产业。他不是拥有者。事奉主的人也是这样,受托服事主所交托的事。有的教会植堂者(在某地建立教会者),将教会看作是他的,其实不是,教会是神的,仆人只是受托者。
b. 奴仆不期望受人的服事,而是去服事人。太20:28,主耶稣说,“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。”
c. 奴仆不论断同做奴仆的,因为都不是主人。罗14:4,“你是谁,竟敢论断别人的仆人呢。他或站住,或跌倒,自有他的主人在。”
d. 奴仆不期望受到比主人更好的对待。约15:20主耶稣说,“仆人不能大于主人。他们若逼迫了我,也要逼迫你们。”
e. 一个好奴仆,单讨主人的喜悦。加拉太书1:10保罗说,“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,若仍旧讨人的喜欢,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。”
f. 作基督的仆人,也作众人的仆人。林前9:19保罗说,“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,为要多得人。”
g. 不是要不要作奴仆,而是作谁的奴仆。过去我们作罪的奴仆,现在要作义的奴仆;过去作魔鬼的奴仆,现在作基督的奴仆。
2. 祝福的话:“愿恩惠平安,从神我们的父,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。”(1:2)
(1) 恩典是神白白给的,不是我们配得的,也是我们无法偿还的。
(2) 平安是恩典的效果。当神的恩典临到我们,我们与神和好了,心灵平静了。
(3) 恩典平安本是希腊人和犹太人问安的话,此处特别指出它们的来源,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来的。
三、 感恩与代求(1:3-4)
1.
书信一开始,保罗就说到感恩,“我们每逢想念你们,就感谢我的神”(3节)。接着还说,“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,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”(4节)。可以看到保罗祷告生活的特点:
(1) 感谢神。祷告不只是为一些事求神成就,也是为神在我们身上和在弟兄姊妹身上的恩典感谢神。感谢是将神配得的荣耀和称颂归给祂。
(2)
祈求。将我们的需要陈明在神面前。祈求有恳切地按着神的心意来祈求的意思,因为主应许,“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,我必成就。”(约14:14)并且保罗为腓立比人祈求时是欢欢喜喜的祈求,因为认识神是厚赐百物给我们的神,祂所赐的,常常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。这样的祈求必定是欢欢喜喜的祈求。
(3)
想念。想念弟兄姊妹在各种遭遇中有神的同在,蒙神保守,加力量。当时保罗在罗马监狱,与腓立比人相隔甚远,但隔不断彼此想念之情。想念弟兄姊妹的需要,就在祷告中记念,这也是一种属灵的服事。保罗每一次提到“想念”,都是表示在祷告中想念。
2.
从这两节经文,可以明显地看到保罗是一个喜乐的基督徒。从环境来看,保罗关在监牢里,没有喜乐的可能,但出乎一般人的预料,他的的确确欢喜快乐。照着圣经的话,基督徒在今生活在地上充满喜乐并不是坏事,只要他是在正当的事上就可以。罗5:11告诉我们,“我们既藉着我主耶稣基督,得与神和好,也就藉着祂,以神为乐。”
四、 保罗为腓立比人喜乐地祷告的两个原因(1:5-6)
1. 第一,“因为从头一天真到如今,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。”(5节)
(1) 下半节“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”,英文有译作your fellowship with the gospel,在福音上相交的意思。
(2) Fellowship
可译作“团契,相交,有分。”“在福音上相交”,说出保罗与腓立比人的相交是因为福音的缘故。徒16章叙述保罗和西拉到了腓立比,在河边给妇女讲道,吕底亚信了主,接受了福音。后来看守监狱的禁卒一家也信了主,接受了福音。可以看到保罗分享福音,吕底亚和禁卒接受福音,这就是在福音上相交了。
(3) Fellowship
也有“伙伴partner”的意思(中文和合本译作同心合意)。保罗特别感恩,因为腓立比的圣徒是保罗和西拉在福音上的伙伴,他们从头一天信主,就努力去传福音。福音事工是一个大的工作,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投身于其中,不分地区,派别,只要是传救人的福音,都是福音的合伙人。
(4) 保罗的喜乐是因看到腓立比人的坚忍,他们“从头一天直到如今”,都保持彼此的同心和忍耐,甘愿为福音站住,即使可能因此受捆绑也在所不惜。这是多么可喜的现象。
2. 第二,保罗深信腓立比教会必蒙保守和成长,因为“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,必成全这工,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。”(6节)
(1) “善工”good
work,此处是指救恩,不是人的好行为。当时保罗被诬告叛国,等待罗马皇帝的审问。如果他被定罪处死,教会没有保罗还能生存,继续传福音吗?保罗的答案是确定的,教会要继续存在,因为这不是保罗的工作,而是神的工作;不是保罗的教会,是神的教会。腓立比的工作不是保罗开始的,是神开始的。神既然开始,祂也要成全。因此保罗就喜乐。
(2) 这节经文是神宝贵的应许。祂的工作涵盖了基督徒生命的起始,持续和结局。可分为三个阶段来看。
(3)
第一,“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”。此处所用的动词“动了”;代表“正式开始”,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所作的决定,不是一时冲动的行为。所以“动了善工”是神经过仔细计划而彻底施行的。使徒行传记载吕底亚的信主,没有强调她所表现的信心,而是主自己开始了在吕底亚心中的善工(徒16:14,“主就开导她的心,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。”)这是每一个得救的人心中真实的经历;神在创世以前就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。
(4)
第二,“必成全这工”。神既在基督徒心中动了工,祂也必成全,绝不放弃。此处的“成全”,代表将不断的努力完成这工的意思。神所赐的应许,不但保证我们得永生,也保证我们每天会经历神的同在。不论好消息,坏消息,难处,祝福,都有它们的目的,为了成全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。
(5)
第三,“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”。这是关于基督徒的结局。“耶稣基督的日子”就是耶稣基督从天上荣耀降临,公开彰显,在地上建立基督的国的日子。那时万膝要向耶稣跪拜,万口都要承认基督是主。可以看到,我们的救恩就像那个日子必然来临的应许一样确定,所以我们要预备妥当迎见祂。在祂回来之前,我们要坚持和忍耐。圣徒的坚忍乃在于神对圣徒恒久不变的应许。
五、 信徒与神的仆人一同得恩(1:7-8)
1.
神的仆人与信徒都是基督身体上的肢体,有生命的连接,灵里的相交。虽然职责不同,但都是福音上的伙伴。这两节经文给我们看到保罗和腓立比信徒如何在爱里相繫的。可以从两方面来看,一方面是保罗这方面,另一方面是信徒方面:
2. 保罗方面:与信徒一同得恩。
(1)
常将信徒放在心里。“常在心里“不单是常常想念他们,为他们感恩代祷,并且也深知他们的灵性光景和需要,以信徒的事为自己的事。牧者与信徒不是雇佣关系,应该是爱的关系。约翰21章记载主耶稣三次问彼得,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?可见,对一个神的仆人说,没有在爱里事奉,不算是真正的事奉。
(2)
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。就是像基督耶稣那样,以慈悲怜恤的心对待信徒。保罗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说,“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,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”(帖前2:7)。保罗的确是如此实行的,这是神可以给他作见证的。
3. 信徒方面:与保罗一同得恩。
(1)
有分于保罗的苦难。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苦难中建立的(他和西拉被毒打,关在监牢),所以信徒能够体会保罗的苦难,不但常常记念保罗在捆锁中(被囚在罗马);而且也多次派人送来款项,供给他的需要,这样来分担保罗的困难。为基督受苦,是主给我们莫大的恩典。我们卑微的人,本不配为基督的缘故受苦。信徒有分于这苦难,也就与保罗一同得恩了。
(2)
有分于保罗的善工。腓立比信徒不但在保罗的捆锁中与他一同得恩,也在保罗“辨明证实福音”的时候,与他一同得恩。他们为保罗祷告,求主加他力量,也传保罗所传的福音,辨明(维护)福音的真理,证实(确认)福音的大能,与保罗一同得恩。
六、 背诵经文:(1:5-6)
“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,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。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,必成全这工,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。”
<上一章>
<目录>
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