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道书(三)人的勤劳与神的定命3: 1 –4: 3

一、前言

1.不认真读圣经的人断章取义,常滥用传道书来印证他悲观的思想。传道书不是教导每件事都有特定的时间(像算命先生说的),而是每件事都是在神的手中,是人所能控制的,在神认为合适的时候发生。

2. 传道书不是说人生没有意义,没有价值,而是指教我们,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,有意义的。人要追求从上头来的智慧,敬畏神,对人有益,活出“荣神益人”的人生,才是合神心意的。

2. 传道者指出,凡事都有定期,都在神的手中。(1)基本原则(31-8);(2)原则的应用:神将永生安置在人心里(39-15);(3)神必审问世间善恶,伸张正义(316—4:  3

 

二、万事万物都有定时,并非人所能作主(31-15

1. 第一节是此段的主题:“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万务都有定时”。虽然人事无常,变幻莫测,但我们看到日出日落,都有定时,就知道一切莫不是出于神的安排管理,人就当寻求祂的旨意,才不至偏行己路。

2.32- 8)是一首诗,诗人列举1428 生活,动作,存留等正反的事(14 =7 x 2 7 表示完全,2表示正反,全面),用来说明神的安排和定时。人要在合适的时候去行合适的事。

3. 32)“生有时,死有时。栽种有时,拔出所栽种的,也有时。”是说,人的生命在神掌握之中,人不能用任何方法,叫寿命延长一刻。

4.33 )“杀戮有时,医治有时;拆毁有时,建造有时。”这是说,拆毁和建造也是由於神的管理。

5.34)“哭有时,笑有时,哀恸有时,跳舞有时”,说到人生的遭遇和情感也要顺服神的管理。

6.35)“抛掷石头有时,堆聚石头有时;怀抱有时,不怀抱有时”拆毁与重建或婚姻的离合,有神管理。

7.36)“寻找有时,失落有时;保守有时,舍弃有时”人的财富得失,持有与享用,也是有神的旨意。

8.37)“撕裂有时,缝补有时;静默有时,言语有时”人的分合,以及口舌言语,都有神的管理。

9.38)“喜爱有时,恨恶有时;争战有时,和好有时”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,爱憎或和战神都管理。

10. (310-11)神给我们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有永恒的感觉,会想到所做的事的永恒意义,这就是第11  

“将永生安置在人心里”的意思。这是神给我们蒙恩人内心的渴求,做每一件事都要与永恒连起来。

11. 使人类高过动物的一件事,除了人有永恒的需要,人还有要明白事物整体的欲望,这对科学,哲学,神学,知识都是一样的。

 1)神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恒的感觉 ,以及想要知道所作的有什么永恒的意义(这是v. 11,“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”的意思)人内心深处这个渴求,是因为人是照神的形象造的,会欣赏创造的美(审美的水平),知道这世界的意义(哲学的水准),分辨人生目的和目标(神学的水平)。

2)我们不能明瞭神的计划,因此我们看不到人死后的后果,所以工作缺乏终极的满足。

12.3: 12- 13)如果有人看不到神给人美好的前景,一生劳碌为了享福(英文作  enjoy  good in his labor ),那也是无可厚非的。所罗门在第.13 说,这也是神的恩赐。

13. 小结.:(1)人从神那里接受生命,人的责任是在合适的时间,按照神的心意做合适的事,那就是美好(v.11,各按其时成为美好);(2)传道者不是教导:每件事都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(像算命先生说的),而是每件事都是在神的手中,在神认为合适的时候发生,所以人要存敬畏的心,顺从圣灵的引导。

 

三、强暴与欺凌(3: 16 ---4: 3

1.  v. 16,“在审判之处有奸恶,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。”这是社会道德问题。人收受贿赂,不敬畏神。

2. 18节解释神为什么允许这样的事发生?为的是神要光照他们,叫他们看到自己与兽 没有什么分别。

3. 人与兽是不同的,人当站在人的地位上生活,不能像兽那样只知饥要吃,渴要饮,行凶作恶。

4. 42, 3)所罗门现在要来看个人的道德,他看到世上充满了强暴欺凌。他为此痛心地说,早死的人胜过活着的人,未曾生出的人比这两等人更好。这是所罗门感慨悲愤所说的话,值得我们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