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伯拉罕的代祷

经文:创世记18:1-33

一 蒙神引领的祷告(18:1-22)

A 神向亚伯拉罕显现

【创十八1】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。那时正热,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,

【创十八2】举目观看,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。他一见,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,俯伏在地,

 【创十八3】说:我主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。

【创十八4】容我拿点水来,你们洗洗脚,在树下歇息歇息。

【创十八5】我再拿一点饼来,你们可以加添心力,然后往前去。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,理当如此。他们说:就照你说的行吧。

【创十八6】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见撒拉,说: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做饼。

【创十八7】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,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,交给仆人,仆人急忙预备好了。

【创十八8】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,并预备好的牛犊来,摆在他们面前,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,他们就吃了。

1 亚伯拉罕有一颗渴慕神和敬畏神的心:他虽然一开始不知道三人的真实身份,但是他唯恐冒犯,就俯伏在地下拜,称他们为主;神会向渴慕祂敬畏祂的人显现;神的显现是在不经意当中。

2 亚伯拉罕此时还不了解这三位天使的真实身分,而是热忱地用完全的爱心接待客旅:结果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(来十三2)。古时中东一带人所穿的是有底无帮的凉鞋,行路的人脚上常会沾满灰尘,帮客旅洗脚是对客人的爱戴和尊重。三细亚大约22公升,数量很大,可能是为了给客人路上预备干粮。

3 亚伯拉罕待人极其恭敬谦卑:牛犊并不是当时的人日常的食物,而是特别预备的。“站在旁边“表明亚伯拉罕是以仆人的态度来伺候他们。

4 亚伯拉罕深知蒙恩的法则:抓住机会,施恩于人有机会有能力服侍神,恩待人,本身乃是神所赐的恩典,当亚伯拉罕看到机会后,就立即要抓住机会,马上行动。

B 神赐福亚伯拉罕

创十八9】他们问亚伯拉罕说:你妻子撒拉在哪里?他说:在帐棚里。

【创十八10】三人中有一位说:到明年这时候,我必要回到你这里;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。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。

【创十八11】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,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。

【创十八12】撒拉心里暗笑,说:我既已衰败,我主也老迈,岂能有这喜事呢?

【创十八13】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:撒拉为什么暗笑,说:“我既已年老,果真能生养吗?”

【创十八14】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?到了日期,明年这时候,我必回到你这里,撒拉必生一个儿子。

【创十八15撒拉就害怕,不承认,说:我没有笑。那位说:不然,你实在笑了。

【创十八18】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;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

【创十八19】我眷顾他,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,秉公行义,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。

1 神向亚伯拉罕重申亚伯拉罕之约的应许:“申撒拉明年要为他生以撒的应许(18:14)“;“亚伯拉罕必成为强大的国,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(18:18)”;遵守神的道,秉公行义,就必承受神的应许,得蒙恩典福气:神最终在亚伯拉罕面前秉公行义,毁灭所多玛,也是为了让他认识神做事的法则,作为警戒,教导后代。

2 撒拉的小信:撒拉所看到的是都是人的软弱和难处,“我既已衰败,我主也老迈,岂能有这喜事呢?”因此毫无生子的指望。但神的应许并不受人力的制约,祂常常要等到人对自己完全绝望的时候才开始做事,也是为要显出神的作为,造就人的信心,神得荣耀。

3 神没有责怪撒拉的小信,反而借此做出了最伟大的宣告: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!类似的宣告在圣经中也多有出现:耶32:17主耶和华啊,祢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,在祢没有难成的事。可10:27耶稣说:在人是不能,在神却不然,因为神凡事都能。

C 神引导亚伯拉罕祷告

【创十八16】三人就从那里起行,向所多玛观看,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,要送他们一程。

【创十八17】耶和华说:我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?

【创十八20】耶和华说: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,声闻于我。

【创十八21】我现在要下去,察看他们所行的,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?若是不然,我也必知道。

【创十八22】二人转身离开那里,向所多玛去;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。

1 亚伯拉罕对神的顺从,敬重和爱慕,让神不能不把神的计划和奥秘告诉他:“我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?”(18:17),亚伯拉罕亲近神,得称为神的朋友(雅2:23;赛41:8;代下20:7),我们若遵行主的吩咐,也被主耶稣称为朋友,约15:14-15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,就是我的朋友了。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,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。我乃称你们为朋友;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,已经都告诉你们了。诗25:14因为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,祂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。

2 神特意将祂要毁灭所多玛的旨意告诉给亚伯拉罕,也是神给亚伯拉罕祷告的负担引导他为所多玛祷告代求:神首先提起这个话题(18:17),又等候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(18:22),并且决定到什么程度结束: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(18:33)。

二 亚伯拉罕祷告的特点(18:23-33)

【创十八23】亚伯拉罕近前来,说:无论善恶,祢都要剿灭吗?

【创十八24】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,祢还剿灭那地方吗?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?

【创十八25】将义人与恶人同杀,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,这断不是祢所行的。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?

【创十八26】耶和华说: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,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。

【创十八27】亚伯拉罕说:『我虽然是灰尘,还敢对主说话。

【创十八28】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,祢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?祂说: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,也不毁灭那城。

【创十八29】亚伯拉罕又对他说: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?祂说:为这四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做这事。

【创十八30】亚伯拉罕说:求主不要动怒,容我说,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?祂说: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,我也不做这事。

【创十八31】亚伯拉罕说:我还敢对主说话,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?祂说:为这二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

【创十八32】亚伯拉罕说:求主不要动怒,我再说这一次,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?祂说:为这十个的缘故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

【创十八33】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;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。

1 根据神的属性:公义是神的属性之一,行公义自然是神做事的法则,“义人与恶人同杀,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,这断不是祢所行的,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?”。

2 极谦卑的祷告:亚伯拉罕的祷告不但顺着神的引领,根据神的属性,也是极谦卑极虔诚的祷告。他说"我虽然是灰尘,还敢对主说话”。

3 极虔诚敬畏和忠心负责的祷告:从这段经文中看亚伯拉罕的祷告,表面上看似乎太噜唆了,其实不是噜唆,是极虔诚敬畏和忠心负责的祷告,他不是三言两语向神求告一下便算了,而是心存敬畏而认真负责 他的态度非常恭敬,惟恐冒犯,不敢随便说话,先从50人降到45人,又从45 降到40人,又从40到30,20 ,最后到10,并且两次求主不要动怒,一次说“我还敢对主说话”,最后说“我再说这一次“。(加个人见证)

4 祷告的信心逐渐增大,也是寻求神的心意的祷告

亚伯拉罕将义人的人数从五十个(24节)逐步减少到(10个),并不是在讨价还价,与神争辩,而是谦卑地(27节)探求神的旨意。

5 爱心的代祷

亚伯拉罕的代祷也是爱心的代祷。所多玛罪恶极大,惹动了神的愤怒,亚伯拉罕知道神的审判旨意后,存着饶恕和怜悯的心,为所多玛人的灵魂代祷,主耶稣也吩咐我们,要爱我们的仇敌,为逼迫我们的祷告(太5:44)。亚伯拉罕知道所多玛已是将亡城,他心中也一定会挂念他的侄儿罗得;他为所多玛代祷,也是为罗得的好处,他不但不记恨,反而爱那亏负他的人,罗得和他的牧人曾与亚伯拉罕和他牧人相争牧场资源,而分开。

6祷告是人与神的对话:亚伯拉罕的代祷是面对面与神说话,正像朋友,有问有答,既心存敬畏,又坦然无惧地向神恳求。可见他在神面前存着无愧的良心,否则祷告时会有控告的声音,不能自由与神交通。

7 多次蒙神应允的祷告:亚伯拉罕这样多次的祷告,虽然没有得着所求的免于对所多玛的毁灭,不是因为亚伯拉罕的祷告没有蒙应允,是亚伯拉罕的祷告尚未到达到蒙神应允的程度,因为这城里连10个义人也没有,但是前面的每次祷告都蒙了应允;亚伯拉罕祷告到10个义人就止住了,为啥止住了,从人的角度没有清楚的答案,也许他想这个城里至少应该有10个义人吧,罗得应该会没事,但无论如何这总是在神的旨意之内。神顾念亚伯拉罕的心,用祂自己的方法应允亚伯拉罕的祷告,将罗得救出来,将所多玛毁灭。我们相信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。

三 体会与应用:

1 彼前 2:9"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,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"

 “君尊的祭司",是侍奉大君王耶和华的有尊容的祭司,主耶稣现今是在天上,坐在父神右边的大祭司,为我们代祷;我们基督徒既然是祭司,也当效法主,以"代祷"为首要的事奉职任。有人说的有道理,一个人常常为什么事代祷,就代表他心中所挂念的是什么。亚伯拉罕不只是信心的祖宗,也是一位忠心的代祷者。

2 我们今天学习亚伯拉罕祷告的特点,愿神亲自教导和使用我们,在这个属灵光景堕落的世代做忠心的代祷者祷告要根据神的属性,凭着神的应许,存着谦卑(认识到我们的不能,认识到只有神能),虔诚和敬畏的心,在神所赐给我们的信心和爱心里(顾念人的灵魂),按着圣经的教导,为他人代求。提前2:1-2我劝你,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;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,也该如此,使我们可以敬虔、端正、平安无事地度日。我们也当为教会的复兴,为弟兄姊妹的生命造就祷告,为病痛忧伤和患难中的弟兄姊妹祷告代求。神必定顾念我们的心,按着祂最好的旨意成就。

 王明道先生,出监后,对教会最大劝勉是:今后教会的工作是祷告的工作,他说有的同工说,祷告可以帮助我们的侍奉,但是他说祷告就是侍奉。(根据王永信牧师的见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