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林多前书概要

十五、 超越的爱(13:1-13)

一、第12章说到圣灵将各样属灵的恩赐随己意分给个人。

到第14章说到恩赐是为了造就人。中间这一章,第13章要说的是,若没有爱,恩赐就不能造就教会。在以弗所书4:16说到基督的身体“在爱中建立(造就)自己”。服事的灵是爱。在教会中每一件事都要根据彼此相爱的原则。这也是上一章末后一节保罗所说的“最妙的道”,籍着爱去彰显运用属灵的恩赐。如果在教会里占优势的是爱,那么每一肢体都必得到自由,把他那份恩赐带到服事中,这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全体的益处。

二、 分段:这章虽短,但却很浓缩地告诉我们爱的三个方面:

A 爱的无比价值(1-3节)
B 爱的性质(4-7节)
C 爱的恒久(8-13节)

三、 爱的无比价值(1-3节)

1. 哥林多人所夸的有三样:口才,知识,行动。这是他们的长处,但保罗说,如果他们籍这些抬高自己,却没有爱,在神看来毫无价值。

2. 哥林多人高举说方言,但是保罗说,如果我真能说万人的方言,而且连天使的话都会说,却没有爱,没有用爱心说话,没有为爱主的缘故说话。这种口才跟鸣锣响钹一样的噪音,没有什么意义。

3. 哥林多人高举知识,但保罗说,如果我有先知的恩赐,宣讲神的各种奥秘,各样知识;甚至有超然的信心,可以排除越过一切艰难,却没有爱,我就算不得什么(不是恩赐算不得什么,而是这人在神看来,一无所是。)

4. 第3节是行善的最高表现,这样的人不只是口头说说,而是有非凡的行动,却没有爱,在神看来,对神的国没有什么益处,他本人也得不到什么。因为这样的举动,其动机可能是自私的,不是为了别人的益处,所以努力和牺牲是白费的。

5. 结论:在任何情况下,爱成为动力时(爱神,爱人),这一切就有了力量和价值了。

四、 爱的性质(4-7节)

1. 既然爱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有如此基本的,重要的,决定性的价值,我们必须更清楚知道何为爱。一个被圣灵管理,心中充满爱的人,他必定会作某些事,不作某些事,这是4-7节要说的。我们还要注意:这里所用的动词,全都是表示现在持续进行的时态,说明这已成为习惯的动作与态度,不是一时偶然的事。

2. 第4-7节分列了爱的十五项(或十四项)性质,很难把它们分成组。不过为了探讨其中的教训,我们不妨把它们分成三个组。第一组包括八个;第二组包括三个;第三组包括四个。

3. 第一组:头八样性质(4,5节上)。关于爱表现在个人方面,怎样舍己。
(1) 爱是恒久忍耐。有的英文版本将“恒久忍耐”译成“long suffering 长期受苦”。忍耐的价值在于恒久。肉体没有耐心,但爱使人能长期受苦,受到别人侵害而不计较,等候神的时间。
(2) 又有恩慈。即使在受苦中,爱使人仍然以良善仁慈对待别人,而不是咬紧牙关地忍。肉体即使有时会忍耐,但常常是心里满了烦躁,怨恨;而爱使人在忍耐中仍想到别人,善待别人。
(3) 爱是不嫉妒。嫉妒是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,看不得别人有什么成就。但真正的爱是不嫉妒,必定喜欢所爱的人得到好处,越多越好。
(4) 爱是不自夸。自夸是傲慢无礼,态度专横,急躁,放肆,内心自尊,宣扬自己。但是爱是不自夸的,不武断,情愿谦让,沉默寡言,不叫人难堪。
(5) 不张狂。张狂是炫耀自己,突出自己,对人吹毛求疵,对己自我吹嘘。但爱是不张狂的,愿意卑微,放下自己去服事别人。
(6) 不作害羞的事。就是不作不合乎情理的事,特别是身居高位时,言语态度常是粗鲁无礼,不合体统。但是爱却能使人对不同身份的人,无论尊卑,都彬彬有礼。
(7) 不求自己的益处。英文作“does not seek its own”。肉体总是自私,只为得到自己的好处。但爱是不自私自利的,是给出,不是要从别人得好处,而是顾到别人的好处。
(8) 不轻易发怒。不是不发怒,而是不轻易,不随便发怒。对不如意的事,不立刻就受激动而发怒。肉体的反应很快,别人一惹着他,马上还击报复。主耶稣为人犯罪不悔改发怒,但祂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怜悯和慈爱。

4. 第二组:三样(5,6节)。关于爱表现在与人的关系方面。
(1) 不计算人的恶。意思是不将人的亏欠记在帐上。没有确实的证据,就不会认为别人伤害他,别人存心不正。
(2) 不喜欢不义。有真爱的人不但不会自己以沉溺在罪中为快乐,也不会包容别人不义的事情,也不会以介入别人的错误为快乐。
(3) 只喜欢真理。真正的爱是在真理里,爱是圣洁的,不是盲目的。是有原则的。使徒约翰说:“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”(约翰二书2).爱和真理是一致的。不在乎那人是否是自己喜欢的,只要他的言行是合乎真理,我都喜欢。不因人而废其言。正如主耶稣吩咐门徒:法利赛人所说的真理要听,但不效法他们的行为。

5. 第三组:四样(第7节)。关于爱表现在对待环境(人和事)难处方面。

(1) 凡事包容。包容有担当,遮盖,不将之显露的意思。肉体碰到一点小事就不能担当,就埋怨,但爱心却叫人担当,别人如何恶待,都能忍受。如主耶稣被骂不还口,受害不说威吓的话。当然“包容”不能违背真理。
(2) 凡事相信。肉体常常猜疑别人,但爱不轻易怀疑人,见人之善不疑其伪。凡事相信,不是随便什么事都相信,而是从好的方面相信。信任人,也信任神。
(3) 凡事盼望。对一切的人和事存盼望,不灰心,不失望。虽然事情看来很坏,那人看来很不行,但仍存盼望,不放弃,盼他能改过自新。如耶稣对卖主的犹大的盼望一样。
(4) 凡事忍耐。肉体对苦难总是从坏的方面去想,没有希望,没有力量去忍耐。但爱却叫人忍耐,不半途而废,即使在人生逆境和挫折中仍然得力量忍耐。爱是我们为主忍受苦难的力量。

五、 爱的恒久(8-13节)

1. 爱是永存的,不受时间的限制(8-10节)
(1) 爱是永不止息。“止息”英文作fails(失败,瓦解)。保罗提到爱的得胜。爱永不褪色,永不枯萎。因为爱是神的本性之一,『神就是爱』
(2) 下面以先知讲道和说方言这两种恩赐与爱相比。先知本着神的话解释神的奥秘。有一天大家来到神的面前,就不需要先知替我们讲解神的话了。有一天这恩赐变成没有用处了。爱却永不止息。
(3) 说方言,先知讲道,知识这三样都要过去。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是部分的知识(可以指属灵的知识)。有一天我们见到主的面,完全的知识,更大的知识来到时,有限的,较小的知识就被取代了。但是爱却永不止息,不会过去。

2. 孩子的比喻(11节)
作孩子的时候,说话,心思意念像孩子,即成了人,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。不是丢弃孩子的单纯,而是丢弃孩子的幼稚。将来有一天我们来到神面前,对于神的事知道的更完全。那时就会发现今天我们对神的认识还是很幼稚的。

3. 镜子的比喻(12节)
(1) 当时的镜子是用铜做的,无可避免地只给人一幅模糊不清的图像。今天我们对属灵的奥秘,有好些是不够明白清楚的,模糊不清。
(2) 将来有一天亲眼见到主的面,我们就完全知道明白了,充分而完全认识主,像祂认识我们那样,那时我们才能充分认识自己。

4. 结论:
(1) 如今长存的有信,有望,有爱这三样。长存是说今生有,来生也有。
(2) 这三样,其中最大的是爱。因为:
(a) 从效用来看,信心和盼望都是叫我们自己得好处,唯独爱心造就自己,造就别人,并且叫神得荣耀。使人,己,神都得益处。
(b) 从价值来看,信心和盼望在今生的价值较高,但爱在今生,来生价值都一样,而且还会不断增加。
(c) 从三者关系来看,爱是信心的力量,是激发盼望的动力。

六、 背诵经文:(13:4-8a)

“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。爱是不嫉妒。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不作害羞的事。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。不喜欢不义。只喜欢真理。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爱是永不止息”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