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摩太前书概要

七 尊敬众人(5:1-6:2)

一、 引言

1.提摩太前书其中一个主题是“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”(3:15)。保罗在第五章指导提摩太应当怎样牧养神的群羊,对待各样不同的信徒,有年老的,年少的,男的,女的,寡妇,教会的同工,总要照着真理,公正地,忠心地在爱心里去关怀照顾他们,叫他们经历到神家的温暖。

2.本段经文三次提到“尊敬”此字,英文作honor。一次在5:3,“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”;一次在5:17,“配受加倍的敬奉”(敬奉也是尊敬);一次在6:1,“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”。当“尊敬”用在神身上时,中文就译为“尊贵”,神是至高的,尊贵当归与祂。但用在人身上时,就译为“尊敬”,“恭敬”。罗13:7说,“当恭敬的,恭敬他”(恭敬也是honor)。可以看到,我们因为尊敬神,也就尊敬神所重看的(撒上2:30,神说,“因为尊重我的,我必看重他;藐视我的,他必被轻视”)。尊敬那当尊敬的,是一种美德。

二、 本段经文的分段

A 对待众人(5:1-2)

B 对待寡妇(5:3-16)

C 对待长老(5:17-20)

D 对待自己(5:21-25)

E 对主人和仆人(6:1-2)

三、 对待众人

1.对待男性老少(5:1)。

(1) 劝勉的工作不容易,特别劝勉年长的更不容易。保罗要提摩太不可严责老年人,不可用刻薄的话训斥他们,而是劝他们如同劝自己的父亲一样,有体恤的心,用比较柔和的话,怕他承担不起。一个会劝戒人的,一定要有爱对方的心,千万不能骄傲。

(2) 劝少年人如同弟兄,有一种亲切的感觉,把他看作自己家里的人,使他感到你是为他好,爱护他,不是伤害他。

2.对待女性老少(5:2)

(1) 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。与劝老年男性的原则一样。目的不是要显出自己比别人强,而是为了对方的益处。能成功劝戒人的实在不多,可能会受到误会。所以不但要有真理知识,而是出自爱心,谦卑柔和,劝戒前多祷告,劝戒时边说边默默祷告,让神的灵作工,达到劝戒的目的。

(2) 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,总要清清洁洁的,这是说看主内的姊妹像自己的家人一样,但这种亲切的情感里面应是清洁的(单纯的),没有不对的目的,不纯的动机。为了避免引起种种的误会,落在魔鬼的试探里,如果男性同工劝戒年轻女信徒时,最好有一位女性同工或女信徒在一起。她一面为双方祷告,一面也可以在必要时为你作证。

四、 对待寡妇(5:3-16)。

圣经对照顾孤儿寡妇的话语特别多,诗68:5,“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,作寡妇的伸冤者。”因为她们无依无靠,特别在古时,家庭收入主要靠男人,当丈夫去世了,家庭的生活温饱就很难维持了。 因此保罗用了14节经文指导提摩太,要区别不同情形,具体地牧养照顾教会中的寡妇。

1.有靠的寡妇(5:3-4,8,16)

(1) 原则:

第3节说,“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”。真寡妇指丈夫去世的妇女,否则就是那些被休的妇女。“神保护寄居的,扶持孤儿和寡妇”(诗145:9)。真寡妇是值得尊敬的,神要教会和信徒怜恤那些在世上孤单困苦的人。

(2) 这里先提到有儿孙的寡妇,应该叫儿孙起来担负照顾的责任,在家中学着行孝,报答亲恩,不但可以减轻教会的负担,也是神所悦纳的,对这些儿孙的灵性也是有益处的。

(3) “人若不看顾亲属,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还不好;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,更是如此”(8节)。基督徒除了与弟兄姊妹有属灵的关系外,还有肉身亲属的关系。我们不能随便放弃肉身中应尽的责任。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还不如。

2.无靠的寡妇(5:5)

(1) “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”,就是实在没有儿孙可以照顾,她们是独居的,无依靠的,教会有责任帮助她们。

(2) 这样的寡妇不仅是独居无靠的,并且在灵性上专心仰赖神,不停的祈求祷告,求神施恩怜悯她,也为教会和神的圣工代祷;这种敬虔爱主的寡妇值得加倍的尊敬。

3.好宴乐的寡妇(5:6-7)

(1) 好宴乐的寡妇,可能丈夫留有遗产,生活无忧虑,寡居后,过着放纵私欲,好宴乐的生活。保罗在此虽然没有明说,教会不应该救济这种寡妇,可是他却责备她们,她们的灵命如死去一般。教会不必花费财力在这种寡妇身上。

(2) 第7节说,“这些事你要嘱咐她们。叫她们无可指责“,保罗要提摩太劝戒她们,使她们改过自新(无可指责),叫人看出她们是端正,敬虔的,而不是说她们在每一件事上都没有错误。

4.事奉的寡妇(5:9-10)

(1) 第9节指出有些寡妇是记在册子上的,这册子应该是教会登记需要定时救济的寡妇名册。她们得到教会的供给,不只是因为她们有需要,也是因为她们在事奉上作出有价值的贡献。这样的寡妇应该得到加倍的尊敬。

(2) 登记在册,接受救济的资格如下:

a. 必须年纪到六十岁,换句话说,年纪大了,不能再作工,没有收入,需要救济。

b. 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,意思是她死了丈夫以后没有再嫁,一直是专心事奉的。

c. 有行善的名声。如养育儿女,对儿女尽了她们当尽的本分;接待远人;服事圣徒(洗圣徒的脚);有同情受苦者的心(救济遭难的人);竭力行善;这些人配记名在教会名册上。

5.年轻的寡妇(5:11-15)

(1) 年轻的寡妇就不要记名在册上(“可以辞她”的意思),因为当她们情欲发动的时候,就想要嫁人。如果教会救济这些年轻的寡妇,会使信徒觉得教会的作法不够谨慎。

(2) 有些年轻的寡妇如果接受了教会的救济,就好吃懒做,挨家闲游,搬弄是非,这对她们的灵性没有益处,反而给魔鬼机会来败坏教会的工作。所以教会对这种妇女不应救济,让她们自己去努力工作。教会虽然应当多行善事,但也应该智慧地运用信徒所奉献的钱财。

(3) 保罗不反对寡妇再嫁(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,林前7:39),要看神给各人的恩赐(参见林前7:8-9),不要勉强自己过独身的生活。所以保罗的意思是,宁愿年轻的寡妇嫁人,生养儿女,治理家务,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(不会给仇敌有诽谤的机会),对自己,对教会都有利无弊。

五、 对待长老(5:17-20)

1.以弗所教会问题的产生,多因缺少好的领袖,即使有好的长老,有时也会不受人尊敬,爱护。所以保罗在这方面指导提摩太,如何对待他们。

2.从第17节看,长老的职责有两方面,一是管理教会,一是传道教导。

(1) 在圣经中,长老与监督是同一人,“长老”强调他的灵命和年纪,“监督”则是着重他的工作和岗位。

(2) 管理教会包括行政事务和灵性两方面的带领。长老要为自己谨慎,也为神的群羊谨慎(徒20:28),按照真理的原则,靠着圣灵所赐的智慧,在信心,爱心,忍耐里,使教会走在神的正路上。教会是神的家,应该有属灵的秩序。

(3) 长老另一个职责是传道教导。根据圣经的教导,神的工人(传道人)主要工作是传道,管理教会的工作由长老担任。但神也给有些长老有教导的恩赐,包括对个人的教导劝勉,牧养神的群羊,作群羊的榜样。

3.所有管理教会的长老都应该受到尊敬(也作“敬奉”,5:17),但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配受加倍的尊敬(double honor);所有传道教导的长老应该受到尊敬,但劳苦传道教导的长老应该配受加倍的尊敬。“加倍的尊敬”,一方面指在经济上,另一方面也指在事奉上的支持,顺服,代祷。

4.为什么这些长老是配受敬奉的?保罗引用旧约新约的两处经文说,“因为经上说,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,不可笼住牠的嘴”(申25:4);又说,“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”(林前9:9)。意思就是作工的人应该得到合理的酬报,教会应当顾念到他们和家庭生活的需要。

5.教会对长老的责任有两个:一个是尊敬他们,顾念到他们生活的需要,承认他们的事奉是有价值的;另一个是保护和责备。第19节是关乎保护,第20节是关乎责备。

(1) 保护长老。“控告长老的呈子,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”。忠心服事的长老不免会受人攻击和假见证陷害(如约瑟,摩西,耶利米等),因此控告长老的事很容易发生。所以接受控告长老的呈文就得小心,有几方面的人作见证(两三个见证应该两三方面的人的见证),才可以去处理,调查研究,然后才秉公处理,不偏听偏信。

(2) 责备长老。若长老有犯罪的事实,就需要当众责备他,使教会其他的人受警戒。这种罪应该是严重的罪,长老既然是教会的领袖,若犯了罪,就要在众人面前责备他。长老应该是众人的榜样,作榜样的人既然受众人尊敬,作绊脚石的也应该让众人以为鉴戒。保罗只说,“犯罪的人”,没有用“长老”这字,可能也用在信徒身上。

六、 对待自己(5:21-25)

1.要有属灵的勇气。因为指责长老需要极大的勇气,故此第21节说,“我(保罗)在神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,要遵守这些话”。提摩太是单独一个人留在以弗所担当艰巨的使命。在执行真理的教训时,无论是应付假教师,或者责备教会的领袖,难免感到孤独胆怯。所以保罗劝勉他,使他看到天上荣耀的神和祂所选用的天使,只要忠心遵行神的命令,神必差遣天使保护他。

2.要公正无私。“不可存成见,行事也不可有偏心”(5:21)。“成见”是还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前,就已经对事情有自己的定论了。“偏心”是尽管听取了双方的申辩,仍作出偏向一方的结论。无论是成见或偏心,都使我们不能公正地作判断。我们的判断应该根据当时的事实,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情感,以致不照着真理行。

3.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。“给人行按手的礼,不可急促;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,要保守自己清洁”(5:22)

(1) 在新约圣经中,按手主要的意思是表示作见证,承认,认可,将某一个信徒或主的仆人,交托在主的恩典中。这是灵里的交通。保罗在众长老面前为提摩太按手,承认提摩太是主所拣选的仆人。使徒行传13章,保罗和巴拿巴受安提阿的几位先知和教师的按手,表示他们承认保罗和巴拿巴所受的感动是出于圣灵,所以在灵里支持他们,跟他们同心。

(2) 按手是灵里交通,与人认同的一种方式,所以要看对象,给人按手,不可急促。如果用在按立长老执事上,照着主的话,不可急促,因为你所按手的人应是你所能见证和认同的,在灵里能与他站在同一个地位的。可能当时有一些假教师极其想取得教会的职分,所以按手不可急促。这个原则也可适用在为其他人按手方面。

(3) 按手过于急促,可能会站在错误,犯罪的人的一边。这样做,等于支持犯罪的人去犯罪,就是在别人的罪上有分。要保持自己清洁。所以基督徒不要随便给人按手,也不要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按手,保持自己的清洁。

4.要照顾自己身体健康(5:23)

(1) 提摩太可能认为喝酒会损害他的灵性,因为照旧约的预表,拿细耳人(专心分别出来服事神的人)清酒浓酒都不喝,所以他素常不喝酒。保罗要他照顾自己的身体,既然有病,可以稍微用点酒。保罗是把酒当作治病的方法,若是按正当用途来用它就是好的。

(2) 这节经文不是用来证明基督徒可以喝酒,圣经是没有绝对禁止不可喝酒,但也没有主张可以用酒作消遣,或当作放纵情欲的享受。所以在一般情形下是不应该喝酒的。如果是为了健康的需要,可以稍微(a little )用点酒。

5.要谨慎,不要随便判断是非(5:24-25)

(1) 第22节,给人按手不可急促,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。第24节说,罪有两种,有些人的罪是明显的,有些罪是隐藏的。“明显的”指先到审判案前,“隐藏的”指后来才被显明的。其实在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隐藏的,只是人起初没有发现,后来才看到。

(2) 第24,25节经文是要提摩太谨慎地判断是非,考虑人的各种意见,不要急促地下结论,只有在充分了解对方之后,才可以在属灵的事上支持他。

(3) 同样地,善行也是有明显的和不明显的,但对神说,人若专心行善,他的善行有一天都要显明。即使人忽略了,忘记了,在永世里神都要记念。圣经的话鼓励我们,“我们行善,不可丧志,若不灰心,到了时候,就要收成”(加6:9)。神一定要审判罪人,也一定要赏赐那些忠心行善的人。

七、 对主人和仆人(6:1-2)。保罗给信主的仆人两方面的教导:

1.对不信神的主人(6:1)

(1) 作仆人的要对他十分恭敬,免得神的名和神的道被谤渎。不要因自己信了主。对主人就不像过去那么顺从了。

(2) 仆人信了主,生命改变,应该比过去更加忠心,感动他的主人,叫他在仆人的身上看到神的福音,以致归信主耶稣。信徒的使命是见证基督,争取人的灵魂。信主的仆人对主人不忠心,不恭敬,就不能得着主人的灵魂。

2.对已信主的主人(6:2)

(1) 对已信主的主人,不只是主仆的关系,还有属灵的关系,就不可轻看主人,以为自己既然与主人在基督里是弟兄,主人就应当善待他,不会像对待别的仆人一样。或者因为主人对信主的的仆人有特别的爱心和体贴,仆人就马虎办事。或者仆人比信主的主人在灵性上更好,就轻看主人。这些情形都应该避免。

(2) 要明白我们与其他的弟兄,一方面有主里面的关系,一方面有肉身的关系。按肉身的关系,他们是主仆,有不同的岗位,不同的本分;按主里面的关系(属灵的关系),他们是弟兄,应该相爱。不能用属灵的关系作藉口,不忠心地尽自己当尽的本分。

(3) 信主的仆人不要轻看自己信主的主人,反倒要更好的服事他,因为得到服事益处的,就是那些相信主,蒙主所爱的人。神若喜悦,主人与仆人都同得益处。

八、 背诵经文:(5:8)

人若不看顾亲属,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还不好。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。

 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