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罗西书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十二、问安与祝福(4:7-18)

一、 引言

1. 本书信末后多是问安的话,但在问安以前,保罗先加上几句话,论到两个带信的人,接下来就是与保罗同在的几位同工,问候歌罗西教会的话;然后是保罗自己问候老底嘉的教会和几个信徒的安;最后一节是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的祝祷。

2. 本段经文提到十个弟兄的名字,每一个名字都值得我们去揣摩,里面都包含深刻的意义和教训。其中看到同工们之间在事奉中的爱和关怀。

二、 两个带信的使者(7-9节)

1. 推基古(7-8节)

(1) 在新约圣经中,提到推基古5次(徒20:4,弗6:21,西4:7,提后4:12,多3:12)。从这些经文可看出推基古是亚西亚人(徒20:4),或许是以弗所城的人。他的性格俊美,是保罗的助手。他曾三次与保罗同工。

a. 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时,他陪同保罗往东走,也许同保罗到了耶路撒冷;

b. 保罗写本书信时,他在罗马与保罗在一起。保罗派他带这封书信给歌罗西教会,告诉他们保罗的情形,并代替保罗给歌罗西信徒保荐阿尼西母。

c. 保罗晚年时,打发他往革哩底去见提多(多3:12),并且在快殉道前,保罗又从罗马差遣推基古往以弗所,一方面,保罗知道自己事奉的工作即将结束,不需要同工在他身边;另一方面,以弗所教会有需要,就打发推基古去。

(2) 保罗用三个亲切的称呼来称呼推基古

a. 我亲爱的弟兄。他是保罗所爱的,与保罗有深厚的爱。保罗善于用人,特别是青年同工,尽量帮助他们,心中以此为乐。一同在事奉上同工的,都是弟兄姊妹,尽管在事奉的责任上有大小的分,在工作上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,然而在生命地位上都是弟兄,彼此相爱,体谅,扶持。

b. 忠心的执事。推基古是保罗的助手,帮助处理日常事务,他不轻看小事,分担保罗的劳苦,他忠心於保罗交托他的事,也就是忠心於主所托付的。

c. 一同作主的仆人。在原文,仆人就是奴隶。意思是在主里一同作主的奴仆,英文作fellow servant。他与保罗一样,都是服事主的。

(3) 推基古与保罗的关系:第一,同心同德(亲爱的弟兄);第二,分担甘苦(忠心的执事),第三,工作合作(一同作仆人)。

(4) 从推基古身上学习的教训

a. 为基督所作的,再小的事也是伟大的。在保罗那时代,从罗马带一封信到歌罗西不是容易的事,路途遥远危险。看来送信是小事,却给历代教会带来神的启示,今天我们能读到歌罗西书,其中一个原因是推基古的付出。不要小看小螺丝钉的作用。

b. 在主里,并没有“圣”与“俗” 分别。推基古照顾保罗的生活,他不是先知,教师,作的是琐碎的杂事,但他是事奉主,也是在主里的工作。旧约时,圣殿里有祭司献祭烧香,也有利未人担水劈柴,他们都是服事主不可缺少的。两个人事奉的价值有什么不同,不是看他在那个岗位,而是看他里面的动机是否单纯为主。

c. 再小的事若是为主作的,都有永远的价值。推基古没有想到他作了一些小事,名字却记在圣经上,蒙主记念。我们今天所作的,只要是为主作的,将来都要蒙主记念,“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,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”(太25:34)。

2. 阿尼西母(9节)

(1) 推基古代表那些作小事和事务服事的弟兄,他们的伟大和敬虔;在阿尼西母身上,看到福音改变罪人的大能,将一个不可爱不忠心的逃奴,改变成为一个亲爱忠心的弟兄。

(2) 阿尼西母的过去

a. 他本来是歌罗西人腓利门的家奴,偷了主人的财物,就逃跑了(门18-19)。

b. 藉着他所偷的钱财,就渐渐的走到罗马,以为可以享受当时的奢侈生活。

(3) 阿尼西母的现在

a. 不知怎样,他有一天遇到了保罗,来到他的住处,听见了基督的福音,受保罗的感动,他就悔改了,愿意相信早先在主人家所听的福音真理,归向基督(门5-7)。

b. 因他彻底悔改,他就愿意回歌罗西去,仍作腓利门的奴仆,还请他所偷的钱财(其实保罗愿意替他偿还,门18)。阿尼西母这名字的意义是“有益处”,过去他的行为与此相反,但因神生命的大能,他就变成名实相符,与人大有益处的器皿(门11)。

c. 他在保罗那里有多久,我们无法可知,但他愿意服事保罗,以致渐渐成为保罗几乎不可少的同工。但保罗不愿为自己的益处留他在罗马,乃要腓利门得好处,所以就打发阿尼西母同推基古回歌罗西去,也给腓利门写了一封保荐信,就是新约圣经中的腓利门书。

d. 从社会制度看,他还是奴仆;但在基督里,他是亲爱的弟兄,是神家里的人;过去不忠诚的奴仆,今天成为亲爱的忠心的弟兄。“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”(罗1:16)。

三、 亚里达古,马可和耶数的问安(10-11节)

1. 第10-14节,有六位弟兄问安的话,他们可以分成三组:一组是犹太人信徒-亚里达古,马可,犹士都(耶数);一组是歌罗西教会的以巴弗;一组是外邦人信徒-路加,底马。他们可以见证不同种族,不同地区的基督徒在主里的合一。

2. 亚里达古

(1) 他是马其顿省(徒19:29)帖撒罗尼迦人(徒20:4),可能是在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信主的。当保罗在以弗所传福音时,以弗所城起了骚乱, 亚里达古与该犹同被当地人拿住,拥进戏院里去(徒19:29),性命受到威胁。以后事态平静下来,他不畏怯,随后又陪同保罗上耶路撒冷。以后保罗被押送去罗马时,亚里达古和他同去。

(2) 此处给亚里达古一个很尊贵的称呼:“与我一同坐监的,my fellow prisoner”。很可能他爱保罗,为了照顾保罗的生活,甘心乐意与保罗同居牢房,分尝铁窗风味,宁可失去自由,也要分担主的仆人的艰难。

3. 马可

(1) 马可是保罗和巴拿巴第一次旅行布道时的青年助手,但不知什么原因,他在半路就离开保罗和巴拿巴回耶路撒冷去了(徒13:13)。第二次旅行布道时,保罗和巴拿巴为了是否带马可同去的事,二人起了争论,甚至彼此分开,巴拿巴带着马可去工作,保罗拣选了西拉去工作(徒15:37-40)。

(2) 这里提到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,巴拿巴了解马可,可能他认为马可本质是好的,但有软弱,应该给他机会锻炼改正,但保罗可能认为马可不可靠,会影响传道的工作,不可以与他同工。到保罗写歌罗西书时,此事已相隔十二年了。

(3) 我们不知马可怎样转变的,也不知道他怎么来到罗马帮助保罗工作的,但有一点是明确的,马可转变了,到保罗快殉道前写提摩太后书时还说:“他(马可)在传道的事上与我有益处”(提后4:11)。马可见证了悔改的能力,胜过天然软弱的信心。

4. 耶数(又称为犹士都)

(1) 耶数是犹太人,犹士都是拉丁文的名字,是“义”的意思,在犹太人中,含有服从律法的意思。可见他过去严守律法和割礼,但认识基督以后,他就脱离律法的捆绑,服事神。

(2) 所以保罗称他和亚里达古,马可是“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,my fellow workers”。他与保罗一同受苦,一同服事,保罗因不信的犹太人的反对,他心里固然忧伤,但因这三位同工的服事,他心中得了不少安慰。

(3) 当时住在罗马的犹太人一定不少,但只提到三位与保罗表同情的犹太人信徒,这反映当时的犹太人何等敌视保罗。他们与保罗的争论不是外邦人可否进入教会,而是外邦人信徒是否要受割礼才可以进入教会,这个争论给保罗很大的痛苦。

四、 歌罗西教会的同工以巴弗(12-13节)

1. 以巴弗的身份

(1) 你们那里的人。说明以巴弗是从歌罗西教会来的,是歌罗西人。

(2) 基督耶稣仆人,“仆人”在原文作“奴仆”。保罗有时用这个称呼形容信徒,是因为凡作基督徒的,都是基督耶稣的奴仆。但用在个人时,保罗只用这个称呼形容推基古,以巴弗和他自己。也许指与主有一种特别的关系,就是将全身全心献给主,完全归向主,不掺杂任何个人意见,也就是全然顺服主旨的意思。

2. 以巴弗的事奉。从圣经记载中(西1:7),保罗没有到过歌罗西,是以巴弗把福音传到歌罗西(1:7;正如你们从……以巴弗所学的),或许他也将福音传到附近的老底嘉和希拉波立(4:12,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利的弟兄多多的劳苦)。他的信主,大约是保罗在以弗所服事的效果。以巴弗有热诚,忠心,爱心。他到罗马来找保罗,将歌罗西教会信徒对保罗的关心带给保罗(1:8),同时也告诉保罗,教会遇到异端的侵袭,这样,促使保罗写了这封歌罗西书。

3. 以巴弗的祷告。

(1) 他爱教会和信徒,表现在祷告上。身子离得远,但关心没有减少。

(2) 他祷告的特点:一是常常(always),一是竭力(或热切的earnestness)。竭力,好像在运动场摔跤一样,真正的祷告是灵里的争战。

(3) 他祷告的目的:“他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,得以完全,信心充足,能站立得稳”,或可译为“愿你们得以完全,站立得稳。深知神一切的旨意”。面对异端的搅扰,需要站稳,不离开神的旨意,灵命成熟。这里叫我们看到,为我们所爱的人所求的不是世上荣华富贵,乃是行在神的旨意中。

五、 路加和底马――对品格完全相反的弟兄(14节)

1. 路加。

(1) 他是保罗长时间忠心的同伴,他是医生,一直在照顾保罗的身体健康,保罗称他是:“所亲爱的医生”,是很合适。

(2) 自从保罗在特罗亚看见马其顿异象(徒16:10-11),渡海来到欧洲,路加一直与保罗同行,以后又陪伴保罗到罗马,路加尽力服事他。在保罗第二次被囚,将要殉道时,他打发一些同工离开,有些同工是自己离开,惟有路加一人与他同在(提后4:11)。

(3) 路加写了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,很可能因他与保罗长期在一起,有很大的关系。

2. 底马。 保罗没有在他名字前,加上任何赞许的话,这或许暗示当时的底马虽也服事,却不热心,或许还有其他的毛病。所以到保罗第二次被囚时,他贪图世界的福乐,就离开保罗了。提后4:10说,“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,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”。他不愿坚持到底,与保罗同受苦难,结局是可悲的。

六、 保罗的问安与对亚基布的劝勉(15-18节)

保罗问候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,或许老底嘉教会是在宁法的家里聚会。同时他也要他们念保罗给他们写的信。当时新约圣经还没有正典,念保罗的信可以明白神的启示。
保罗劝勉亚基布:“务要谨慎,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”。或许亚基布在教会中服事,但没有尽责,保罗对他的服事有点担心,所以劝勉他,对自己的言行,传的真理,牧羊的羊群,亚基布都应该谨慎。这也是对每一个主的仆人的提醒。

七、 背诵经文:(4:12)

有你们那里的人,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,他在祷告之间,常为你们竭力的祈求,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,信心充足,能站立得稳。


―――全书完―――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