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十四 差派十二使徒(10:1-42)

一、引言

1.救恩的工作只能由耶稣基督来成就,而且由祂独立去完成。但是为这救恩作见证却只能由祂的门徒去完成,也就是信祂而得救的人。君王需要使者来传递信息。

2.主耶稣知道,死在十字架是祂在地上工作的终点,却是祂所成就的救赎工作的起点。祂虽然离开了,但祂的工作要一直向前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所以在祂上十字架之前,门徒训练和造就,便是祂在世上重点工作之一。

3.本段经文所记载的,是主差門徒出去传道的记录,也是马太福音中,主耶稣的第二个主要的讲论。紧接着第十一,十二章结合耶稣的讲论,叙述王的使命所遇到的阻力。

二、 本段经文的分段

A耶稣拣选十二使徒(1-4节)

B对当时使徒的教导(5-15节)

C对历代门徒的教导(16-42节)

三、 耶稣拣选十二使徒(1-4节)

1.照人看,他们大部分是没有学问的小民,但是神却拣选世上愚拙的,软弱的,卑贱的,无有的(林前2:26-29),彰显神的主权和智慧。在圣经里,这十二使徒中,有的多次提到,有的很少提到。但是除了一个叛徒犹大以外,其余的使徒都能不负主的期望,完成了主的托付(从历史记载知道)。因为主拣选了他们,并且亲自训练和教导他们。

2.事先的装备。第一节,耶稣“给他们权柄,能赶逐污鬼,并医治各样的病症”。主是最合情理的主,当祂吩咐门徒去作工的时候,总是先给他们作工的能力。所以,凡是主耶稣吩咐我们作的,必定是我们能作成的,但要注意,不靠自己,乃是“耶稣给的”。因此我们去作工之前,要先到主面前“来”。“来”了,主就“给”。

3.托付的使命。第一,赶鬼医病;第二,“随走随传,说,天国近了”,用神迹向人证明天国近了,天国的王已经来到了。

四、 对当时使徒的教导(5-15节)

1.工作的对象(5,6节)

(1) 主耶稣这次给十二使徒的使命与祂升天前给他们的的大使命,在传道的对象上不同。大使命是“使万民作我的门徒”(太28:19),这次却以神的选民以色列人为对象。“外邦人的路,你们不要走,撒玛利亚人的城,你们不要进。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。”(5-6节)

(2) 耶稣这样吩咐很可能与当时情形有关。这次十二使徒出去的时间短促,是为耶稣作预备工作。太11:1说,耶稣随后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。另一个原因,照神的安排,福音先传给犹太人,后传给外邦人。到使徒行传就看到,主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。

2.态度与方法(7-15节)

(1) 不求报酬(8节)。“白白得来的,也要白白舍去”。医病赶鬼,很容易得到人的报答,但主说,要存“白白舍去”的态度。一方面叫蒙恩的人知道神的恩典是白白的,将荣耀归给神;另一方面,耶稣要我们为祂作工,不求人的报酬,主自己必赐下赏赐。

(2) 学习信心的生活(9,10节)。为主作工的人,应该尽量过简朴的生活,行装轻便,减少累赘。同时也信靠主必供应所需的。

(3) 谨慎选择住处(11节)。主教导,要选择“好人”,而不是“富人”的家住宿。“好人”即与真道相配的人。住在他家使人身心得安宁,也可从他得帮助。主还教导,住在他家,直住到走的时候(时间不长,相交可以深一些)。

(4) 有美好的见证(12,13节)。门徒自己也要作好人,以他的家平安为念,为住的家祷告,将神的平安带给这家。那里有门徒美好的见证,有主的同在,那里就有平安。

(5) 责任重大(14,15节),出外为主作工,生活是艰苦的,但责任是重大的,关系到人们的生与灭亡。如果该城和那家拒绝福音,使徒们离开那地时,“跺下脚上的尘土”,表示那是不洁之地,将来要受严重的审判。

五、 对历代门徒的教导(16-42节)

1.这段的着重点似乎与上一段不同。这一段主耶稣谈到迫害,也谈到在外邦人中作见证(18节),圣灵在他们里面说话(20节)。可以看到,主耶稣的话是用在将来历世历代门徒的身上(基督复活升天后)。

2.这段经文有两方面主要的内容:第一,耶稣预先告知门徒要遇到的苦难;第二,主耶稣的教导,安慰,鼓励。下面先看第一部分。

3.预告将遇到的困难

(1) 来自人的困难

a. 来自有名无实的“宗教人士”。“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,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”(17节)。初期教会的信徒受到犹太教的迫害,历史上有很多基督徒受到假信徒的迫害,他们是豺狼。

b. 可能来自自己的家人。“弟兄要把弟兄,父亲要把儿子,送到死地。儿女要与父母为敌,害死他们”(21节)

c. 可能来自有权柄的人。“你们要为我的缘故,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”(18节)。这是为主作见证的机会。如彼得和保罗。

d. 可能来自任何人。“你们要为我的名,被众人恨恶”(22节)

e. 请注意,所有这些难处乃是单单为主的缘故,不是因为自己犯罪作恶而引起的。保罗说,“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,也都要受逼迫”(提后3:12)。因此,不敬虔的基督徒没有这种困难的。

(2) 来自自己的困难,就是爱惜自己(34-39节)

a. 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或物,若是他们与主没有关系,往往是我们属灵生命的最大困难。耶稣说,“人的仇敌,就是自己家里的人”(36节),就是这个意思。

b. 耶稣来是将平安带给我们的家,但平安必须以神为准则。如果家人还在背叛真神的时候,也必定与自己为敌,起纷争。这不是福音的错,乃是人性的错。

c. 我们对父母,儿女以及自己生命的爱,常会大于我们对主的爱,所以“我”常是许多信徒失败的原因。

d. 追求爱主胜过爱父母,儿女和自己,是极其困难的功课,所以主说,“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,也不配作我的门徒”(38节)。

(3) 困难的种类。这段经文提到服事主的各种困难。有会堂的鞭打(17节),有官府的审判(18节),亲人的苦害(21节),众人恨恶(22节),逼迫(23节),辱骂(25节),杀害(28节)等等。但这些困难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。

4.主的教导,如何胜过困难

(1) 机警驯良。要灵巧像蛇,驯良像鸽子(16节)。这是说到基督徒要有深思远虑,纯洁。机警而不狡猾,驯良而不糊涂。“蛇”和“鸽子”的性格很难并存,惟有主耶稣的生命,才能将二者调和。古圣徒说“信徒要有蛇的眼睛,鸽子的心。”因此,我们要常与主连结。

(2) 效法基督。“学生不能高过先生,仆人不能高过主人”(24节)。受苦不易长期忍受,我们必须提醒自己,是为主受苦,走主耶稣走过的路。圣经有话说,“我们若与基督同死,也必与祂同活”(提后2:11)

(3) 不要害怕。主应许与我们同在,祂必眷顾保守。第16节,主说,你们如同羊进入狼群,但是主说,是我“差”你们去的(16节),主必负责。主还应许,当我们面对官府审判时,神的灵要教导我们说话(20节)。人的能力有限,主说,“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,不要怕他们”(28节)。谁是我们要怕的?是神(28节)!

(4) 忍耐到底,必然得救(22节)。受苦的人最大的敌人,就是失去信心。所以受苦时,不是设法逃避苦难,乃是如何坚固自己的信心,藉着祷告和读圣经。

(5) 坚持传福音。第27节,主说,“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,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。你们耳中所听的,要在房上宣扬出来”(27节)。不因受苦而不认主。虽然有一切的反对,但至终真理必彰显出来。

5.主安慰,鼓励的话

(1) 困难的日子不会太长久,主快回来了。第23节,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以色列的城邑,你们还没有走遍,人子就到了。”

(2) 患难中蒙主眷顾。第29到31节,主耶稣说,神既然顾念小麻雀,人比麻雀贵重得多,神必顾念。若是父不许,没有什么危险临到我们。

(3) 今生认主的,将来主必认他。这里的“认”是承认,不是认得其人,乃有包含认同的意思。今天我们在人面前承认耶稣是我主,将来主在父面前也要承认我们,称赞我们是祂忠心的仆人。何等大的荣耀。

(4) 为主作工必得主的赏赐,他们的尊荣何等大(40-42节)

a. 善待神的仆人就是善待神(40节)。主看祂所差遣的人,如同父差遣祂自己一样。凡作在神仆身上的一切,必蒙父与子的记念和报答。

b. 善待神仆人的,必得到神仆人相似的赏赐(41节)。虽然他本人不是先知,但因为他尊重先知,在先知的工作上有分,因此神要使他与先知一同得赏赐。

c. 小小的爱心必得大赏赐(42节)。一杯凉水不算什么,一个小子也算不得什么,但因他是神所爱的,在神看来,这杯凉水就有极大的价值,值得记念。问题不在我们作了什么?乃是我们作在谁的身上?问题也不在我们作了多少?乃在我们是否凭爱心而作。如果爱神的仆人,尚能蒙主如此看重,何况那真正事奉神的仆人呢?

六、 背诵经文:(10:37,38)

“爱父母过於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;爱儿女过於爱我的,不配做我的门徒;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,也不配作我的门徒。”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