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十八 天国的比喻(一)(13:1-30)

一、引言

1.在11,12章,我们看到主耶稣被犹太人弃绝。尽管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,但只是在肉身上作犹太人,不是真犹太人,惟有里面作的(在灵性上),才是真犹太人(罗2:28,29)。从第13章开始,耶稣的服事就转向那些真正渴慕天国的人(包括外邦人)。

2.马太福音有耶稣五个主要的讲论,第13章,天国的比喻是第三个。犹太人激烈的反对耶稣,门徒心里一定要问:“我们传讲的天国将会发生什么事?”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一章一系列的比喻。耶稣用比喻来解释有关国度的真理。

3.马太福音第十三章,和第五章至第七章都是耶稣向“许多人”(5:1;13:2)的讲论。登山宝训(5-7章)在山上讲;天国的比喻(13章),则在海边讲。登山宝训少用比喻,但天国的比喻,则全是用比喻来教导听道的人。方式不同,但目的一样,都是要阐明奥秘的真理。

二、 为什么要用比喻?

1.圣经中比喻的意思。就是一个故事放在真理的旁边,通过比较,用一个来解释另一个,或者可以说,用地上的事物来解释天上的事。目的是有助于使所教诲之事更清楚。13:11耶稣说,祂用的比喻是“天国的奥秘”,不是普通的故事。

2.用比喻为要阐明奥秘的真理。比喻能将奥秘难明的真理或事实明朗化。自从耶稣降世以后,天国实际上已经开始了。不过在目前是以“奥秘“的形态出现,是人难以领会的。所以耶稣就以“天国的比喻”,将天国的奥秘启示我们。

3.用比喻为要引发听众的兴趣。比喻能将道理和教训形像化,生动活泼,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,使听众印象深刻,历久不忘。

4.比喻可以分辨听众的品质:

(1) 比喻虽然生动,但它主要的价值在于它所要阐明的奥秘真理。因此,从听众对比喻的反应,就可以分辨出爱慕真理的人和不爱慕真理的人。

(2) 爱慕真理的人,以门徒为代表。他们听了比喻之后,感到兴趣,进一步追求深入了解其寓意。所以在耶稣讲完之后,他们还请求耶稣向他们解释(13:10,36)。当耶稣向他们讲解之后,他们心窍打开,对天国的奥秘有了深刻的领悟。所以主称赞他们说,“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,因为看见了;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 的,因为听见了”(16节)。不但如此,神的道在他们心里扎拫,结出丰盛的果实来。这正应验属灵追求的原则“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”(12节)。

(3) 不爱慕真理的人。主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来形容他们,“听是要听见,却不明白;看是要看见,却不晓得”,这是比喻在他们身上的反应。不是主故意用比喻困惑他们,乃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爱慕真理,“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发沉,眼睛闭着,恐怕眼睛看见,耳朵听见,心里明白,回转过来,我就医治他们”(赛6:9,10)。原来这些听众内在深处藏着一个意念:就是不愿回转得神的医治;换句说,他们不愿意神的道来改变他们。因此实际上,他们在听道时,心是蒙了油,耳朵是发沉的,眼睛是闭着的,因此他们白听,白看了。

(4) 这提醒我们,听道的动机和态度必须端正。听道不是听故事,乃是为了让神的道改变我们的生活,一生多结果子,荣神益人。

三、 天国奥秘七个比喻的精义。

1.这七个比喻是,撒种的比喻,麦子与稗子的比喻,芥菜种的比喻,面酵的比喻,藏宝於田的比喻,买珠的比喻,撒网的比喻。

2.耶稣所讲的天国的比喻,并不是指将要降临的荣耀,完美,永远长存的天国而言的,而是指在今世任何时代里地上教会所具有的各种真相。因为“天国”,“神国”和“教会”在广义上,是同一含义。这些比喻是指天国目前在人心中和生活中发展的情形(真相)。这些真相是普遍同时存在,并非个别出现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中的。

四、 撒种的比喻(13:1-23)

1.撒种的比喻是七个比喻的第一个,有耶稣的解释,也是明白其他比喻的关键(可4:13,耶稣对他们说,你们不明白这比喻么?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?)

2.撒种的比喻并不是以“天国好像……”为开始,因为它是形容天国是如何开始的(其他六个比喻都以”天国好像“为开始)。天国是人领受了神的道之后,在人的心里开始的,在这个比喻中有三个要素:撒种人 ,种子和田地。

3.撒种人。种子象征天国之道,撒种人指传讲天国之道的人,包括耶稣自己,也包括一切为主作见证的人,传福音的人。一个撒种人要注意的事:

(1) 要撒好种。好种就是“活种”,有生命的种,若是“死种”,任凭撒多少,都长不出生命来。所以保罗提醒提摩太,“你当竭力,在神面前得蒙悦纳,作无愧的工人,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”(提后2:15)

(2) 要适时宜。针对人的需要,将神的道传给他们。应当时刻儆醒,听从圣灵的引导,随时为主作见证。

(3) 要有信心。若真是传主的真理,传了以后,就当信心交托,不要因一时不见功效而灰心。我们的责任是栽种,浇灌,“惟有神叫他生长”(林前3:6)。从比喻看到,有些田地得不到好收成,不是撒种人的责任,而是田地有问题。

4.种子。

(1) 种子就是天国的道理,也就是圣经(真理的道)。由于圣经的中心乃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,所以这种子又可说就是耶稣基督。基督徒传的一切道,都是以基督为中心,目的是叫人认识基督,得着基督,像基督,如果偏离这中心,所传的道都归於虚空。

(2) 种子的特点

a. 活泼的。即有生命的,又是不能坏的,永远长存的(彼前1:22-25)

b. 大能的。种子有生命,生命本身有能力。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(罗1:16)

c. 结果子。人听道而接受,就能结出好果子,有好行为出来,引领多人得救。

5.田地。这是这个比喻的重点。种子是一样的,但结果不一样,因为田地的品质不一样。这告诉我们,人的心对主耶稣的态度不同,所以听道之后的效果也不同。主耶稣指出,听道的人有四种不同的心:

(1) 路旁

a. 这种人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,不是道理太过深奥,乃是无心明白或不愿明白。这种人的心像路旁的地,受太多东西的困惑,太多声音的干扰。听道时人在心不在(想着家庭,工作的事)。或者为别人来听道,或者只是听听,不去想这道跟他有什么关系。总之,听道时思想复杂,态度不正,道不能进入。

b. 结果:“那恶者(飞鸟)就来,把所撒在他心里的,夺了去”(19节)。这说明,魔鬼喜欢在人聚会听道时活动,使人“听是要听见,却不明白”,听等于没有听。

(2) 土浅石头地。

a. 这种人“就是人听了道,当下欢喜接受,只因心里没有根”(20,21节)。很明显,这是一种情感容易被激动的人,任何道理似乎很快就能在他身上产生功效,可是因为没有根,一遇到困难,那些功效很快就消失了。人情绪激动常是肤浅,不能持久的记号。所以他们的信是“暂时相信”,没有认真接受。外表似乎有些改变,其实内心仍是石头,很硬,没有改变。

b. 如何能使土浅石头地变为好田地?要将土下面的石头打碎清除,换句话说,必须认罪悔改,求主将人的石心变为肉心,这样,才能变为良田。

(3) 荆棘地。

a. 这种人“就是人听了道,后来有世上的思虑,钱财的迷惑,把这道挤住了”(22节)。因为他们三心二意,既要神,又要世界。为名为利而烦恼;为儿女,为前途而操心,久而久之,逐渐对属灵的事失去兴趣。

b. 将“今世的忧虑”和“钱财的迷惑”以荆棘为象征,十分适宜。荆棘不是从外面来的困难,乃是长出来的困难。荆棘生命力很强,会把与它一起生长的植物挤住。所以必须及早将它除掉。

(4) 好田地。

a. 这种人是“听道明白了”。路8:15说,他们“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”。他们有三个特点:

b. 第一,对神诚实。认真听道,诚诚实实地寻求神的道,作他们属灵的生命粮,又作他们脚前的灯和路上的光。天天生活有力,行在神旨意中。

c. 第二,对人善良。希望自己的行为如光似盐,叫人看见基督徒的好行为,便将荣耀归于神。

d. 第三,对道持定。神的道是种子,必须持守在心里,生命才能改变;神的道也是水,必须持守,才能时时洁净,蒙神喜悦;神的道也是兵器,必须持守,才能战胜魔鬼。

e. 这种人的心与道紧紧连接,神的荣美得以从他身上显明,结出三十倍,六十倍,一百倍的果实,神得荣耀。

五、 麦子与稗子的比喻(13:24-30)

1.在今天的世界中,任何地方和任何团体都有良莠不齐,真假并存的现象。照样,天国在现阶段里,也是如此复杂,不能完美。完美的天国要到今世的末了,耶稣再来的时候,才能实现。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谨防被虚伪所欺骗,另一方面,如果见到教会中有虚伪,也不可灰心。

2.撒种人。这比喻中的撒种人与撒种的比喻中的撒种人略有不同。因为这比喻中有两个撒种人,彼此为敌。第一个撒种人是撒好种(麦子),第37节说,“就是人子”。第二个撒种人是撒坏种(稗子),第39节说,“就是魔鬼”。他与人子作对,将稗子撒在麦子里。

3.种子。

a. 好种(麦子)。这种子与撒种比喻的不一样,不再是天国道理,乃是“天国之子”(38节),指那些接受天国道理的人。主耶稣将他们撒在世界中,叫他们成长并结果(领人归主)。

b. 坏种(稗子)。他们代表属魔鬼的人,是“恶者之子”(38节)。魔鬼的工作很诡诈,他是在黑暗中(人睡觉的时候)工作,使人难防。稗子最初生长时与麦子一样,直到长苗吐穗的时候,才显出虚假。因此,人很难辨别,不易清除。每一个时代中都有假弟兄,假传道人。他们的目的乃是叫人跌倒和作恶(41节),败坏人的信心,拆毁教会。

4.收割日

a. 第39节说,“收割的时候,就是世界的末了”(39节)。那时,神要派天使来作分别的工作,要把一切的稗子薅出来,用火焚烧,一个也不漏,一个也不错。那时,真假善恶,神的儿女和魔鬼的儿女,要分得清清楚楚。主耶稣藉着这个比喻向我们说明,今天在教会中有假信徒,假领袖是不可避免的事,有一天都要显明。

5.这比喻中的仆人发现有稗子时的反应。

(1) 疑问重重。他对主人说,“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么?从那里来的稗子呢?”(27节)是田地有问题,还是主人的工作有缺点呢?他没有想到,这是魔鬼的工作。当我们见到教会中有虚伪的事,有虚伪的人时,很容易疑问重重,甚至对主失去信心,中了魔鬼的诡计。

(2) 热心清理。当主人说,这是仇敌作的,那仆人便立刻由疑惑变为热情了,要求主人让他去把稗子薅出来。但主人不许,因为那不是仆人靠人的力量能作到的,说不定连麦子也拔出来。这告诉我们,不要将天使的工作抢到自己手中,结果教会没有清理好,反而伤害了真信徒。记住主的话,“容这两样一齐长”我们只要管自己是一个多结果子的麦子就够了。但这不是叫我们对教会中虚假的人和教训不闻不问,而是要深思明辨,抵挡错误。

六、 背诵经文:(13:23)

"撒在好地上,就是人听道明白了,后来结实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"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