腓立比书概要

三、 基督徒的生死观(1:19-30)

一、 引言

1. 上段经文(12-18节),描述保罗对他当时处境的反应。监狱守卫知道保罗是无辜的,是因为传基督的福音而下监。信徒和传道人也受激励,大胆传讲。虽然有些人动机不纯,嫉妒,加增保罗的痛苦,利用这个机会质疑他的为人,牢笼更多的跟随者。对此保罗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澄清各种传闻,他的心挂在福音的传开,不论别人的动机是什么,只要基督被传开,他就喜乐了。

2. 那么,保罗对将来的态度是怎样?保罗告诉我们,他不单在现在喜乐,而且对将来还是喜乐。为什么他对将来,无论是生是死,都能喜乐,这是本段经文要论述的。

二、 保罗因积极的期望而喜乐(1:19-21)

1. 他期望罗马政权宣告他无罪。(19节)

(1) 第19节说,“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,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,终必叫我得救。”此处的“叫我得救”不是指重生得救,而是指承认他无辜,因为保罗的得救不需要众圣徒的代祷。

(2) “得救”可以指救恩,广义可以为“搭救rescue”,“救save”,“救命”,但在此处可以指将从监牢释放,或一生的结束(若被处死)。保罗深信他现今或将来的境遇都会叫他蒙拯救。

(3) 有两个要素促进他的期望,因此他有喜乐。

a. 基督徒的代求。神是听祷告的神,神听教会和信徒的祈祷。使徒行传12:12记载希律杀害雅各,又把彼得下在监里,信徒就聚集祷告,神差遣天使将彼得救出来。

b. 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。“帮助”也有译作“供应”。圣灵本身就是全备的供应,因为祂内住在信徒里面。神不仅从天上管理我们的生活,祂也藉着圣灵,住在我们里面,托住我们的生命。

2. 他切慕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(20-21节)

(1) 保罗当时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将来,但他的喜乐却是确定的。因为他有把握,不论现在或将来,是生是死(是被释放,或被处死),他都要得到拯救。同时,他不是被动的等待,而是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决心,追求一个目标:无论是生,是死,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。就是,在我生活上各方面,都显出基督的伟大。

(2) 第20节,保罗指出要达到此目标,有三个要素:

a. 保持清洁的良心,“没有一事叫我羞愧”。

b. 有勇气作主的见证。“凡事放胆”,不但行动上果断,也在言语上大胆。

c. 让主得到荣耀,“总叫基督…照常显大”。个人事小,主的事大。

d. 保罗之所以有决心,乃是他“切慕”,“盼望”。“切慕”的意思是,“转头离开其他事物,专心儆醒守望。”保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,排除一切干扰,用尽一切力气,奋力奔向终点,相信神的恩典会带他度过每个艰难。这样的决心使他喜乐。

3. 怎样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?第21节是解释。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。”这句话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的座右铭,也是他面临死亡,仍然喜乐的秘诀。

(1) 不要错解这句话。有人体会说,“对我说,活着很好很奇妙;死了,也很好。”还有人体会说,“我活着,我就是基督。”我们认为,这不是保罗的原意。

(2) “我活着就是基督”,英文作“for to me to live is Christ。”保罗的意思是说,对他来说,他今天活着,就是要活出基督在地上时活出的生命(不是活出祂今天在天上活出的生命)。基督徒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岂不是活在世上时活出基督的生命吗?保罗就是这样,走主所走过的路,一生以福音为念,为罪人叹息,舍己服事人,以逼迫为自己的喜乐,对基督徒,喜乐不是无灾无难,没有逼迫苦难,而是在苦难中更加亲近神。

(3) “我死了就有益处”。“有益处”,英文作gain(得着)。全句译作“to die is gain,”因为

a. 看到死后所得的福分,远远超过今生的福分。死不是损失,而是得着。

b. 死了就有益处,就是离开今生的劳苦叹息,人的弃绝逼迫,进入与神同在。保罗相信,该撒若判他无罪,他可以继续活出基督的生命;该撒若判他有罪,将他处死,他就得益更多,离世与主同在,永远免去地上的苦难试炼。

三、 保罗因瞻望将来而有的喜乐(1:22-26)

1. 上段经文(1:12-20)论述保罗在捆锁中的喜乐,说到他如何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,只求能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,他就满足了。本段经文则用比较的手法,到底生与死那一样更有益,希望主耶稣为他成全。他这希望不是一种奢望,幻想,乃是为主而有的一种希望,这也是叫他满心喜乐的原因。

2. 保罗面对生与死,不知该挑选什么,那一样更好(22-23节)

(1) 第21节,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。”保罗将他的生命当作更多得着基督的经历。在他活着的时候,他一心一意要更多认识基督,愈发爱祂,服事祂。但死亡对他说,也是有益,因为那时他要完全得着基督,并且在永恒中享受与祂同在的喜乐。

(2) 那么,在二者之间他应当选择哪一方呢?他坦白承认说,“我正在两难之间”。他看到,二者的好处一样多。死亡使他进入与主的同在,但他也看到,他必须顾念到,在世上继续生活,可以为基督多结果子(22节)。他感到这两个选择在两边猛力的拉扯着他,因为保罗感到,他不是为自己活着,也不是为自己死,乃是为基督活着,为需要福音的人活着。如果我们只是为自己活着,那就不会对生死有“两难”的感受,只有“一难”了。

(3) 保罗在两难之间,但他承认,“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,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。”(23节)

a. 基督徒的死,不是消失,乃是一个“离别”。这是关于基督徒死的本质。世人以为人的生活,是以坟墓为终点。殊不知死是进入永恒的起始。有人说,“死是为人关上一个门,而另打开一个门。”就是关上今生世界的门,而开启进入永恒世界的门。

b. 死就是与基督同在了。这是关于基督徒的死的福气。将来我们离开世界后,可以见到先我们而去的家人,亲友,弟兄姊妹,但更大的喜乐是见到爱我们,赎我们的主耶稣,祂永远与我们同在,再没有痛苦,忧伤,眼泪。

3. 保罗为腓立比信徒的益处也愿意继续活着(24-26节)

(1) 第24节,“然而我在肉身活着,为你们更是要紧的。”要注意“为你们”这三个字,保罗如果只考虑自己得益处,他切求的必然是死亡,但腓立比教会还在,他们仍然需要他的带领。保罗相信,神的旨意是叫他看重这个需要。因此,他甘愿暂时推迟领受属天的荣耀,因着对教会的爱,留在世上来服事他们。

(2) 生与死相比的利益(25-26节)

a. 对于个人,情愿离世,“死了就有益处”,就可以与基督同在,这是好得无比的。

b. 对于别人,愿意仍留在世间。所以说,“我在肉身活着,为你们更是要紧的。”基督徒的生活藉着为人而为主,藉着爱人而爱主,藉着服事人而服事主,这样,可以在世上成就主耶稣要我们成就的工作。

c. 服事信徒,使他们又长进又喜乐。长进与喜乐是相辅相成的。没有长进,不会有喜乐;没有喜乐,也不会有长进。长进的基督徒,在忧苦中也会喜乐。

四、 希望信徒同心为福音(1:27-30)

1. 保罗愿意仍在肉身活着,可以再到腓立比信徒那里去,为的是要信徒在所信的道上更加长进,并且在基督耶稣里的喜乐,也越发加增。因此,在本段经文(27-30节),保罗勉励他们要同心为福音努力。可以从五方面来思想:

2. 第一,按福音行事(27节)——“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。”

(1) “行事为人”这个字,在原文是由“公民”和“城市”两个字组成。保罗的意思是,“履行你们作天国公民的义务,好叫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。”

(2) 腓立比当时是罗马帝国的“殖民城”,腓立比人被称作罗马公民,他们所拥有的法定地位和特权,与罗马城的居民一样。但是,腓立比的信徒同时也是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。他们因为蒙恩,作了天国的公民,天国的律法就是他们的律法,他们的特权也是天国公民的特权。因此,他们要过与福音相称(配得起)的生活,这是作天国公民的义务。

(3) 我们所信的福音,不是一种学说,乃是真理,生命,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,叫人看到基督。人们若不能从我们身上看到基督,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相信我们所传的基督呢?

3. 第二,在福音上稳定(27节)

(1) 怎样能够过一个与福音相称的生活?第27节说,要在所信的福音上“站立得稳。”否则信仰不巩固,怎能按信的道去行呢?“信”与“行”密切相连。

(2) 当时教会中不但有假弟兄扰害教会,还有传异端的人混乱人的信仰,所以保罗劝勉信徒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稳。

(3) 怎样能在信仰上站立得稳?信徒要同有一个心志,为福音齐心努力。“同有一个心志”指灵里合一;“齐心努力”指魂里合一,合起来就是指我们完全的奉献和热忧。个人的力量有限,如果众人在主里合一,在信仰上就可以站立得稳。

4. 第三,不怕敌人的驚吓(28节)

(1) 要过与福音相称的生活,除了在福音上稳定,还要凡事不怕敌人的驚吓。无论何种逼迫患难,都是我们为福音做见证的机会。

(2) 在苦难中勇敢忠心,为信仰受苦,正是一个明显的证据,表明我们得救是出於神。一方面证明我们是得救的,另一方面也证明反对神的人是沉沦的了。

5. 第四,为福音受苦(29节)。

(1) 这是真信徒的证据,一个真信徒固然要信福音,行福音,传福音,也要见证福音,为福音受苦。人能为福音受苦,配为福音受苦,实在是神莫大的恩典,无怪当日门徒以配为主受苦,就“心里欢喜”(徒5:41)。因自己犯罪而受苦,没有价值;但为福音受苦,却有永远的价值,因为是走主耶稣在地上所走的道路。

(2) 从圣经的话,信徒受苦的原因如下:

a. 为主名受苦;

b. 为神的国受苦;

c. 为福音受苦;(提後1:11-12);

d. 为义受苦(彼前3:14);

e. 为行善受苦(彼前2:19-20;3:17)

f. 为作基督徒受苦(彼前4:16);

g. 为基督受苦(腓1:29)

6. 第五,为福音争战(30节)

(1) 腓立比信徒曾看到保罗在腓立比所受的苦,现在也听见保罗在罗马监狱所受的苦。但保罗却不惧怕退却,反倒在受苦中仍有喜乐,将福音传开,他为福音打美好的仗。他的遭遇可以为信徒的争战提供效法的榜样。

(2) 信徒走天路,为福音不免有争战。信徒的争战有在个人心灵中的争战,为福音的争战,在事奉的圣工上尽力,在祷告上殷勤坚持,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争战。但感谢神,这争战不是靠自己的力量,乃是靠主,主的恩典够我们用的,主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(林后12:9)与主同受苦,就必与主同享荣耀。

五、 背诵经文:(1:21-23)

“因我活着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处。但我在肉身活着,若成就我功夫的果子,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。我正在两难之间,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。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。”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