帖撒罗尼迦前书概要
徐兴言长老
二、模范的服事(2:1-12)
一、 引言
1.
在第一章看到帖撒罗尼迦教会是怎样产生的。他们离弃偶像归向真神,领受真道,服事又真又活的神,并且等候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再来。因此,他们成为周围地区信徒的榜样,是一个模范的教会。
2.
到第二章看到这个教会是怎样牧养的。保罗和同工们在那里尽心竭力的服事,给我们看到一个模范的服事,是事奉神的工人的榜样。第1-12节说到,一方面他们有清洁的心,另一方面有像父母一样的心。事奉不是一个人的工作,需要众同工的同心合意,每个人都有清洁的心,为父母的心。一个小小的榜样可以有很大的影响。
二、 以清洁的心服事(1-6节)
1. 这段经文可以分作两小段:第1-2节说到服事的态度,第3-6节说到服事的动机和方法。
2. 服事的态度(1-2节)
(1) 第1节,保罗提醒信徒,他和同工们是怎样来到帖撒罗尼迦的。“你们自己原晓得(for you
know)”,这“晓得”不只是指知道他们来的事实,乃是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来的,他们的为人和态度是什么。因为服事主的为人会影响服事的动机和方法。工作本身不能说明你服事的质量,和对神的价值(服事一个大教会不见得比服事一个小教会,更有价值)。
(2)
保罗和西拉是从腓立比来到帖撒罗尼迦。他们在腓立比遭到棍打和羞辱,然后经过暗妃波里,亚波罗尼亚,来到帖撒罗尼迦。反对保罗的人或许说,保罗害怕,逃跑了;或许说,帖撒罗尼迦是个大城市,他们来是为得到信徒的好处。但保罗说,完全不是这样。
(3)
保罗说,我们不是偶然来的,第1节的“进到”,英文作entrance(名词),“入口”的意思,这表示神的引导,神给开门,他们就进入了。腓立比的门关了,神就给他们开了帖撒罗尼迦的门。这是服事的态度。不随自己的选择,定规,乃是听从神的引导和安排,有神的同在,服事就不是徒然的,是有果效的。
(4) 第2节说到有果效的原因。
a. 服事是一个“大争战”。意思是像运动员在竞赛时,竭尽全力,克服一切困难。
b. 靠我们的神。“不是依靠势力,不是依靠才能,乃是依靠神的灵方能成事”(撒4:6)。因此需要多祷告,交托信靠。
c. 放胆量传。不要胆怯,不要怕人过于怕主。基督徒没有和人分享福音,其中一个原因是害怕,怕讲不好,怕被人反对,怕被人取笑等等。
d. 传的是神的福音,因此有果效。“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”(罗1:16)。传福音是我们的责任,拯救人是神的责任。
3. 服事的动机与方法(3-6节)
(1) 第3节,保罗指出三种不该有的情形。
a. 错误。这是关于讲的内容。不是出于错误,而是根据神的话。
b. 污秽。关于讲的动机。“污秽”的意思是不单纯,不是为了神的福音,里面掺杂骄傲,贪婪,出名,种种不单纯的动机,讲出来的话就不纯净了。
c.
诡诈。关于讲的方法。“诡诈”有欺骗,用钓饵引鱼上钩的意思。将圣经没有讲的应许给听福音的人,劝人信耶稣时说,耶稣会解决你的一切困难。但保罗不是这样,他乃是讲神的真理,纯正的福音,让圣灵藉着神的话在人的心里作工,以致人愿意认罪悔改。
(2)
第4节,保罗说,他和同工们以清洁的心服事,不是讨人的喜欢,乃是讨神的喜欢。他不是说,他不顾怎样生活在人面前,而是说,他在神面前是无愧的,他只说神要他说的,不说不合福音真理的话。这好像医生对病人,总要说实话,不管病人是否喜欢听。在关于生与死的事上不能含糊。有一句西方谚语说,“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诀是什么?但我知道失败的秘诀就是试图讨人的喜悦”。既然神将福音托付我们,我们就要向神负责。
(3)
第5节说到,清洁的心乃是不用谄媚的话。“谄媚的话”就是对方想要听的话,这是事奉的人一个大忌。赞扬的话与谄媚的话似乎差不多,但不同。前者是诚心,后者是不诚实,里面暗藏着贪心。当我们奉主的名服事时,方法可以不同,但必须告诉人真理。
(4) 第6节继续说清洁的心,就是不求自己的荣耀。服事神的人爱信徒,信徒尊重传道人,这是正常的事,但不要把荣耀归给人。因为只有神得荣耀,事奉才有长远的果效。
三、 以作父母的心服事(7-12节)
1.
保罗对待初信的基督徒,“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”(7节)。初信的基督徒在主里如同初生的婴儿,保罗和同工们不但是母亲,用福音生了他们,并且他们也是乳母,用灵奶喂养他们,以致信徒的属灵生命正常地渐长。
2. 一个喂乳的母亲的特点是温柔(7节),好像老师对待倔强的学生,父母对自己不听话的孩子,不分日夜地来照顾他们。
3.
保罗和同工们为什么能够存心温柔?因为他们爱初信的弟兄姊妹。第7节的“爱”这字很特别,新约圣经只此一处,在希腊文学中用作父母思念逝去的儿女,一种不断的爱,以致保罗可以说,“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”(8节)。孩子们并非立即长成,他们都要经历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痛苦和难处,这里面需要父母多少的爱心和关怀。保罗对信徒的爱使他有耐心,又有恩慈(林前13:4)。
4.
保罗视自己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的“属灵父亲”,如同他待哥林多的圣徒一样。“你们学基督的,师傅虽有一万,为父的却是不多”(林前4:15)。在保罗的传道中,神的灵使用了神的话,使许多在帖撒罗尼迦的人都重生成了神家的人。
5. 但父亲不仅是生孩子,他也要照顾他们。在第9-12节,保罗指出他身为帖撒罗尼迦人的属灵父亲的三个职责。
(1) 他的工作(9节)
a. 父亲要作工供应他家人的需要。即使腓立比的圣徒们曾在经济上供给他的必需,保罗仍以织帐篷来供养自己和他的同工,没有人可以控告保罗藉传道获利。
b.
保罗用“辛苦劳碌”的字眼,也可译作“努力和辛勤工作”。织帐篷同时又要传福音是不容易的。无怪乎保罗昼夜作工(9节)。他这样努力是因为他爱这些信徒,不要增加他们的负担。
(2)
他的行为(10节)。父亲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,就是作孩子们的榜样。保罗要信徒见证他在每一方面都可以作榜样,有好榜样,不是坏榜样。同时,神也为保罗的生活作见证,见证他过着敬虔和关怀教会的生活。他有怎样的生活?
a. 圣洁holily。这是副词,意思是不行恶事,遵行神的旨意。保罗和神的同工们内心有对神和人的爱,以致有敬虔的生活,谨慎地完成神给他们的任务。
b. 公义justly。指行为的诚实和正直。这不是地位上的称义,乃是当我们顺服神时,神在我们生活中所作出来的“实行的义”。
c. 无可指摘unblameably。照字面,这个字的意思是“找不到错误”。这是圣洁公义的结果。他的敌人可能会诬告他,但却没有人能找到真凭实据,来控告他。
(3) 他的话语(11,
12节)。一个父亲除了作工供养家庭,和以好榜样来教导孩子们之外,他必须用话语来教导孩子们。保罗知道教导信徒,帮助他们在主里成长的重要。他的教导从三方面:
a.
劝勉。劝勉的意思是“召某人到旁边,鼓励”。初信的基督徒很需要有人在主里鼓励他们,有责备也有鼓励,不是责骂。如果一个服事的人对信徒只是责骂和督促,恐怕叫人沮丧。
b. 安慰。安慰是叫人看到自己的进步,在行动上比过去更好,同时也激励信徒继续往前,比以前更好,即使有时失败,但可以起来,不要退后。
c. 嘱咐。比劝勉,安慰更进一步,要付诸行动,指出前面努力的目标。甚至有时交给一些工作去作,在工作中成长。
6. 第12节说到保罗和同工们以作父母的心服事的目的:“要叫你们对得起那召你们进祂国度得祂荣耀的神”。
(1) 保罗的目的很明确,一切的服事是以神为中心,为神的国和神的荣耀。同时,也叫信徒得到属灵的福份。
(2)
“行事walk”,指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有人以五边形来形容,即神,家庭,教会,职业,社会这五方面。社会也可以包括邻居,政府,穷人等等。要在生活各方面对得起神,就是说,我们生活各方面都要有主在其中(不是在教会中基督是主,回到家中,我自己就是主),我们所行的都是为了荣耀主。
(3)
“对得起”,英文作worthy,相称,相配的意思。就是说在实行中,我们要与神的国相配。如何可以相配呢?是神使我们相配,是祂召我们进祂国得祂荣耀。“召call”是现在式,说明一个连续的动作,就是说,神藉着祂的话和圣灵在教会和信徒中不断地作工,使我们成长,改变,与祂的国相配。因此,我们要答应神的召,在神的引导下,不断追求,过顺服和圣洁的生活,得神的奖赏。进入国度是确定的,但奖赏则是忠心生活的结果。
(4)
最后,要注意这句话“祂的国和祂的荣耀”。这提醒我们,还有别的国度,别的荣耀,要争取我们去跟从。所以,一方面要警惕自己,不被吸引,另一方面也要为弟兄姊妹儆醒,求主保守他们不受迷惑。到这章的下半章,我们会看到保罗对这方面的关切。
四、 背诵经文:(2:12)
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祂国得祂荣耀的神。
<上一章>
<目录>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