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罗西书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二、充满对神旨意的知识(1:9-14)

一、 引言

1. 第3-8节,保罗为歌罗西信徒有信心和爱心感恩。照人看,这已经很好了,但保罗知道,这还不够,还要对神的旨意有丰满的认识,否则生命就停滞不前了。

2. 有些基督徒片面的引用圣经的话来反对知识,说“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爱心能造就人”(林前8:1)。他们没有将这节经文的上文,下文放在一起来看,其实圣经所反对的是没有爱心的知识,不去实行的知识。相反地,圣经却多次教导我们真知识的重要。如约17:3,要我们认识独一真神,认识耶稣基督,腓3:8还说,“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”(在原文,认识和知识为同一字根)。

3. 热心,爱心必须与知识平衡。信徒的热心如果不是以真知识为根据,很容易受骗上当。当时的犹太人“向神有热心,但不是按着真知识”(罗10:2),结果把耶稣钉十字架;保罗没有信主前也很热心,结果却逼迫主的教会和基督徒。

4. 没有圣经真知识的爱是片面的,不正常的:一是爱和服事常常带着自私的成分,所以保罗提醒,爱人不可虚假(罗12:9);另一是爱会渐渐暗淡,不能持久,以致发怨言,放弃。

二、 祷告的原因(9节上)

1. 第9-14节是保罗的祷告,盼望歌罗西信徒因为有属灵的智慧和悟性,对神的旨意有丰满的知识,使他们生命增长,能抵挡魔鬼的诡计,以致在真道上站立得住,不致于被假教师的假知识引诱迷惑。

2. 祷告表示全心倚靠神。属灵的进步不是出于人的力量,乃是出于神的工作。当我们向神祷告祈求时,一方面表示我们有需要,但无力满足,另一方面表示我们承认神的眷顾和慈爱,有大能力供应各方面的需要。

3. 祷告和祈求的意思相仿,只是祈求有具体地求的意思。不住的祷告也有不住的与主相交的意思,时常觉得主与他同在,将一切的事,或大或小,都说给主听。牧养教会的工作固然有好几方面,但其中最重要的,莫过于为弟兄姊妹祷告。

三、 祷告的主题(9节下):“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,满心知道神的旨意。”

1. 有的英文版本将这句话译为“求神将祂的旨意的完全知识,和属灵的智慧和悟性赐给你们”(意译)。也有的中文版本作“愿你们藉着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,可以充分明白神的旨意”(新译本)。可以看到这句话的中心,是对于神旨意的认识要更加透彻,充分地明白,完全的认识。因为神的救恩丰富,我们蒙救赎的完全,所以对神的旨意有完全的知识是必须的。

2. “属灵的”这词在原文上是加重语气,为要将真智慧与假智慧分别清楚。

3. “智慧wisdom”,指神话语和真理的基本原则,是每个信徒要知道并实行的。它不只是知识,而是使人聪明的知识,能够敬畏神。“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”(箴9:10)。当时歌罗西的异端也特别注重智慧,就是他们的道理和聪明,但他们不敬畏神,所以他们的智慧是假智慧。

4. 圣经所说的智慧是一种知识,告诉人怎样活出一个有意义的,美好的,公义的,结果子的生命。这样的智慧使我们更谦卑,更喜乐,更敬虔,更认识神的旨意,更有毅力去遵行神旨。同时,这样的智慧也是神赐的能力,使我们可以平安地度日(提前2:2)

5. “悟性understanding”与智慧结合在一起。“悟性”的含意是将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来看(有举一反三的意思)。所以“悟性”就是把智慧(圣经的真理)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间,分辨好和不好,次好和上好。智慧着重在原则和圣经的真理,而悟性着重在应用和实行。

6. 属灵的智力是基督徒结丰硕果子的开端。神不称许无知的人。许多神所重用的仆人,有些没有机会受正规的圣经教育,但他们勤奋读神的话,用很多时间去默想和祷告,以致扎根在神的话语上,遵行神的旨意。

7. 第9节所指的“神的旨意”,既然要我们“满心知道”,决不是神对我们个人生活的旨意。此处的“神的旨意”的中心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,关于祂的身位和祂的工作。祂要在凡事上居首位。异端和错误的教训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贬低和否认耶稣基督的身位和工作,否认祂道成肉身。所以保罗要信徒充分明白神的旨意,人知道神的旨意,比知道一切的道理更要紧;实行神的旨意,是信徒唯一有价值的工作。

四、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(10-14节)

1. 保罗的祷告有两个主要内容:一是使信徒满心知道神的旨意;一是使信徒行事为人对得起主。一是知识,一是实行;满心知道神的旨意是因,行事为人对得起主是果。知道而不去行,不完全;只去行而不知道,很危险。本段经文告诉我们怎样去行。

2. “行事为人”,在英文是一个字walk,指信徒每天生活的言行。“对得起主”,英文作worthy of the Lord(与主相称),意思是我们的生活与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作的是一致的(如,主为我的罪而死,我就要不犯罪),在一切的事上讨主的喜悦。讨主的喜悦是我们的本分,天天实行祂旨意,不但蒙祂喜悦,得祂赏赐,而且我们的性格也可以渐渐像主的样式。

3. 行事为人合乎主,讨主的喜悦的四方面

(1) 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(10节)

a. “善事”即好行为,好行为是出于里面生命的流露,不是出于人自己的天性和力量,而是靠着神的力量而行(约3:21,所行的是靠神而行)。

b. 基督徒与主耶稣的关系就好像枝子与葡萄树的关系,枝子与葡萄树连接,自然就结果子,什么时候有了阻隔(罪,己……),生命不通畅,就不能结果子。

c. 结出果子的范围:在一切好行为上,一般有三方面:

Ø 对自己。在性格上的果子-自我节制,谦和,忍耐,忠心等。

Ø 对神。在敬拜上的果子-认罪,赞美,祷告,感恩,用诗歌口唱心和尊崇神。

Ø 对人。在服事上的果子-见证,教导,彼此鼓励,关怀,施舍,接待肢体,同情人(与哀哭的人同哭,与喜乐的人同乐。)

d. 要注意,基督徒可能有好行为,却没有结果子。如果这好行为是出于虚荣自私的动机,得人的称赞,出于肉体,这种好行为只是人从外表看到的,并不能讨主的喜悦,因不是新生命的表现。树木若要结果,根必须深,同样,基督徒若要结属灵的果子,他们的灵命也必须扎根於永生神。

(2) 渐渐的多知道神(10节)。也可译作“藉着对神的认识,越发长进(或增长)”

a. 越发长进,指我们不能站着不动,生命要不断地长大growing。 这字用在圣经中有双重意思:一是“质”的增长,如枝子和葡萄树的关系,圣灵的果子;一是“量”的增长,传福音,领人归主。两方面都不可缺。

b. 第9节的“知道”和第10节的“知道”在英文都作knowledge,知识。但第9节的“知道”重在范围方面,保罗要信徒知道神的旨意的方方面面;第10节的“知道”重在效果方面,就是说,因为藉着对神的知识,生命长进。这告诉我们,雨露怎样滋润了植物使它生长,照样,认识神和祂的话(关于神的知识)也必定使信徒的属灵生命成长。

(3) 蒙主赐力量凡事忍耐宽容(11节)

a. 基督徒一生少不了属灵的争战和试炼。照人的天性,遇到难处总是靠自己或靠人的帮助。当保罗说到行事为人要讨主的喜悦,在争战中得胜,在试炼中站稳,一定要依靠主加给能力。神有应许,祂要藉着基督和圣灵赐给我们能力,只要我们不离开祂。

b. 保罗要我们看到神赐给我们的能力有多大。第11节说,“照祂荣耀的权能”。“权能”指神彰显出来的能力,比如神创造天地,神显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大能,特别显在耶稣基督身上的能力。神将这浩大的能力赐给我们,这足够我们支取的。所以保罗可以说:“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作”(腓4:13)。

c. 不仅如此,保罗还说“各样的力上加力”,这句话是现在式,所以这能力是继续不断的。因为这能力不只是解决我们的难处,而是为神自己的荣耀。这叫我们多么得鼓励,常常不是神能不能作,乃是我们能不能相信倚靠神的权能。

d. 神加力量给我们的目的:好叫我们凡事忍耐宽容。原文在“忍耐”前面有“诸”字,表示各种忍耐。主赐各种能力,我们才能诸事忍耐。忍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,就是在患难中镇定,并在困苦中往前。

e. “宽容”在和合本圣经中有时译为“容忍”,“长久忍耐”。“忍耐”与“宽容”这二字似乎相仿。但本节的“忍耐”原意是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,不是灰心胆怯。而“宽容”原意是一种忍辱不怀怨的风度,不是动怒复仇。这两种美德都是基督徒生活中需要的,也都是靠自己的天然力量做不到的,惟有神加给力量方可。

(4) 欢欢喜喜地感谢父(12-14节)。保罗不只是要信徒多得力量,凡事忍耐宽容,还要他们常常记念主的救赎,不住的存一个感恩的心,这是信徒应有的态度。这三节经文,保罗告诉我们,可以从四方面来感谢父。

a. 叫我们能配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(12节)

Ø 我们完全不配,是神在基督里赐给恩典,叫我们配,完全根据救主所成就的工作。

Ø 信徒的基业所含的意义有二:就是今生的恩典,和来生的永福。包含称义,罪的赦免,成圣,将来的荣耀,永远的奖赏,永远的福份。在这节经文,“基业”着重在神为我们今生所供应的,使我们的生活配得过主(配得过主的爱,主的牺牲,主的能力等等),以致凡事讨祂的喜悦。

Ø 这基业是“在光中”。“神是光,在祂毫无黑暗”。光表示圣洁,维持生命,基督是生命。光又表示真理,藉着圣经启示出来,基督是真理。没有光,一切是黑暗,混乱,看不见要行的路,基督是世界的光,指引我们走永生的道路。基督是道路。

b. 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(13节)

Ø 在天国里我们要承受基业,正如以色列人承受迦南地为业,但必须先蒙拯救,被迁到天国里去才能享受。

Ø “救…脱离”有用大能大力拯救人脱离极大的危险或死亡的意思。人类不能救自己,是罪的奴仆,惟有主能施行拯救。

Ø “黑暗的权势”就是撒但的辖治。在圣经中,黑暗是无知,虚假,罪,撒但的象征,与光明是绝对相反的。因基督的救赎,我们脱离了黑暗的权势。

c. 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(13节)

Ø 在古代,当一个强大的帝国征服另一国家之后,他们会将战败国的人民一部分迁移到自己的国里。亚述灭了以色列北国后,就将以色列人迁移到亚述国(王下17:6)。“迁到”指环境的变化。基督徒信主以后,人生有改变,有新生命,有新的王要服事。

Ø 神将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。爱子的国是光明的国,自由的国,永远不能震动的国,也是神的爱永存的国,是我们蒙福的国。

Ø 这个迁移的改变是巨大的,前后大不相同的。包含从黑暗到光明;被奴役到得自由;被定罪到罪得赦;从撒但的权势迁到神的大能大力里。

d. 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,罪过得以赦免(14节)

Ø “救赎”的基本概念是“赎回”,不是救和赎。“赎回” 的意思,就是以钱和其他代价将俘虏或奴仆赎回来。“救赎”的完成是因为付了赎价的缘故,这代价就是耶稣基督的死。有人问,基督将这赎价付给谁?是否给了撒但?不是!主耶稣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,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。

Ø “蒙救赎” 与“罪得赦免”是同义词。“罪得赦免”是“蒙救赎”的结果。因为“赦免”有从被虏,刑罚得释放,得自由的意思。这是主所成就的救赎,人愿意接受,罪就得赦免。

Ø 救赎的中心点,就是罪过得以赦免。救赎对於灵魂和身体都有极大的益处,但罪得赦免是最要紧的,是千金难买的。一切属灵的好处都是在罪得赦免以后才获得的。

Ø 保罗这句话或许是要驳斥异端所讲的救赎学说。依他们看,凡不深切明白他们的秘密的,就绝无蒙救赎的可能。所以保罗特别加上这句话,显明救赎不是一种智力和聪明,乃是灵里得自由,罪得赦免,真正的释放。

Ø 罪得赦免不只是避免将来的刑罚,乃是消除人与神的阻隔,使人与神和好,以致得到新的生命,新的能力。

五、 小结:生活行为讨主喜悦的四方面

1. 结果子-在一切好行为上

2. 成长-藉着对神的认识

3. 得以加力-神用最大的能力

4. 感谢父-欢欢喜喜地

六、 背诵经文:(1:12-14)

又感谢父,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。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,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。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,罪过得以赦免。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