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罗西书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六、谨防异端迷惑(2:4-15)

一、 引言

1. 从2:4 开始是新的一段,上段论到基督(1:15-2:3),本段论到教会(2:4-3:4)。上段论基督的身位(person)和工作(work),本段论教会的景况和责任。上段说明基督是创造主,为教会的元首;本段论教会面对异端的危险,所应负的责任。上段述说基督的荣耀,居首位,并基督救赎的工作;本段警戒人防御异端的引诱,劝勉人实行崇高的生活。

2. 本段的要旨,就是保罗劝勉歌罗西的信徒,防备花言巧语的言论,和不合真理的虚空学说(2:4-8);信徒在基督里的丰盛(2:9-12);证明基督已经涂抹了那些攻击世人的律例(2:13-17);警戒他们,不要拜天使(2:18-20);并且告知他们,刻苦己身的规条是无用的(2:20-23);克制肉体的情欲,脱离各种试探惟一的方法:与主同死,与主同活,思念上面的事。

二、 本段经文可以分成以下的段落:

A 防备假教师的迷惑(2:4-5)

B 在信心里成长(2:6-7)

C 谨慎!免得被人的哲学虏去(2:8)

D 蒙拯救的路(2:9-15)

三、 防备假教师的迷惑(2:4-5)

1. 第4节,“我说这话”,可以指2:1-3保罗所说的话,也可以指第1章保罗所说的基督的身位,因为歌罗西正面临危险,歌罗西的异端用花言巧语,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迷惑信徒。

2. 虽然保罗当时在监牢中,不能在他们中间,但是心却与他们在一起,很想念他们。同时,也看见他们有坚定不移的信心,保罗心里就很喜乐。

3. 歌罗西教会属灵光景:循规蹈矩,信基督的心坚固,这是可喜的现象。“循规蹈矩”是形容他们的信心,这是军事术语,有秩序又坚固的意思。他们的信心正如军队有秩序有纪律有团结的力量,能抵挡仇敌(异端)。异端是很危险的,但不要害怕,只要特别谨慎,就不会受他们的迷惑。

4. 教会的信徒有秩序又坚固,是因为在基督里的信心(信基督的心),认识基督是谁。从这里看到,胜过异端的攻击,不是靠人的知识和高深的话语,乃是藉着圣灵,高举基督。

四、 在信心里成长(2:6-7)

1. 保罗盼望信徒在信心里成长,他先叫信徒看到自己的身份,他们是接受了主基督耶稣的人。换句话说,他们的心里实在是容纳了耶稣基督,不只是头脑里明白基督的福音。

2. 第6节“主基督耶稣”,在原文的次序是“基督乃耶稣主”。“基督”是耶稣的尊号,是受膏者,就是弥赛亚的意思。“主”的原意是大有权柄,是基督的一个最尊重的称呼(腓2:11,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)。这称呼指耶稣身位的三方面;旧约所预言的基督;降世为人的耶稣;生命的主宰。

3. 信徒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,就应该“遵祂而行”(Walk in Him 或live in Him,在祂里面行或活在祂里面)。“行”不是跑,乃是一步一步,持续不断的,表示生命渐渐长大,信心渐渐增长。走每一步路都是以基督的生命作我们的源头,力量,道路。

4. 行在基督里是保守我们不致受错误教训的误导,凡事照着基督去行。保罗在第7节从四方面具体来描述怎样在基督里行:

(1) 生根。在祂里面生根,扎根在主里面。“生根rooted” 这字是完成式。在保罗思想中,圣徒已经生根在基督里,以后继续壮实,不断从基督吸取养分,继续成长。“在祂里面生根”说明我们与基督是生命有机的联合。信徒好像树枝,基督像树根,枝子不断从根吸取养分。

(2) 建造。或作被建造,说到基督徒的成长,更新变化完全是倚靠主恩典的结果,有如盖房子,砖石一块块的往上建造。房屋的根基是基督,建造在根基上的是信徒的各样美德。在这里可以看到基督徒长进的三个原则;接受主基督耶稣;新的生命扎根在基督里,渐渐长大;在根基上建造,生命的美德日益加添。

(3) 信心坚固。此处的“信心”不是指个人的信心,而是整个已启示的真理。在英文为带有定冠词的“the faith”。保罗清楚的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抵御错谬的教训,只有真道!这真道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身位和祂的工作的真理。可以说,基督教就是基督,离开了基督,信徒的生命不能增长,坚固。

(4) 满有感谢的心。感恩使我们不看自己的成就,将我们的心转向神,看到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作的,将荣耀归给神。保罗说,不只是有感谢的心,而且要更增长,满溢出来。不论何遭遇都不要失去感谢的心,因为没有任何人、事物可以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,这爱是在主基督耶稣里的(罗8:39)。

五、 谨慎!免得被人的哲学虏去(2:8)

1. “你们要谨慎”,这是神的命令,因为撒但会藉着世界的理论学说和假教师,装作光明的天使,将人引入歧途。

2. 不谨慎的后果,就会被虏去。异端的学说不只要夺去信徒属灵的福乐和信仰的根基,还要掳掠他们的灵魂,好像战场上的俘虏;并用种种迷信的方法蒙蔽他们信心的眼睛,使他们失去福音的真自由(加5:1)。但信徒既已脱离黑暗的权势,进入爱子的国里,是已经出死入生了,岂可后退再被捆绑呢?

3. 异端邪说用的方法和性质

(1) 第8节说,“有人用他的理学,和虚空的妄言”,意思是人的哲学(philosophy),也就是骗人的空谈(empty deceit),要防备。

(2) 保罗不是要抹煞一切哲学。其实哲学是一种智慧,是研究探讨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的学问。但智慧有人的智慧和神的智慧的分别。保罗要我们不要随从人的智慧,因为当人高举自己的智慧,就不认识神(林前1:21),没有信心,得不到神的救恩。自古以来,许多人以为丰富的生命是藉着智慧得来的,古希腊的人是这样想,所以保罗说“希腊人是求智慧(林前1:22)”,佛教也有相似的说法,提倡“大智慧”。

(3) 但是人根本的难处是内心罪的问题。为什么劝人为善难得见效?因为人的心不正,正心的惟一可靠方法,就是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。若不依赖耶稣的宝血的洗净,世人的心是不会归正的;若不依赖基督大能的帮助,世人的罪是决不能除掉的。不但如此,人的聪明智慧是有限的,往往是不足够的,很难明白属灵的事。

(4) 保罗叫人防备的哲学是虚空的妄言(即空洞,无用,骗人的谈论),不依赖神的启示,是自作聪明诱惑,欺骗人,使人失去原来的信心,离开基督的道理,所以对这种虚空的哲学是应该小心谨防的。

4. 保罗从三方面来剖析虚空的哲学的性质,提醒信徒不要受迷惑。

(1) 不照着基督,就是不根据(或忽视)基督的地位与工作,因在祂里面有一切的真智慧和真知识(2:2)。这句话可作为对各种道理的衡量,查验是否“照着基督”,如果与基督不合,便是不可信从的。正如今天的“基督科学教派”,虽用了基督的名,却与基督的福音,及真正的科学毫无关系。

(2) 照人间的遗传。“遗传”字义为“传遞下来的”,用在教训,命令方面,本身不是贬义词,但此处是说“人间的遗传”,与上下文连在一起看,显明这种遗传是不合真理的。主耶稣曾责备法利赛人,“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,拘守人的遗传”。

(3) 世上的小学。有的英文版本译为“the elements of the world”。它的涵意不易理解,现将较主要的解释列於下面:

a. “世上的小学”指初步的教训或肤浅的教训。有些圣经学者说,异端的教训浮浅,不过是人的猜想,并不符合基督的道理和生命之道,对信徒毫无益处。

b. 有些学者将世上的小学译为“the elemental spirits of the world”,指异端所信仰的天使和神灵,他们以为宇宙是由天使和神灵管理的,却不注重宇宙的主宰基督。这也是第8节的意思,是照着宇宙的鬼神,不是照着基督。

六、 蒙拯救的路(2:9-15)

1. 保罗在上段经文说到歌罗西教会面临的危险,有人要用人的哲学和骗人的空谈把信徒掳去。从第9节开始,保罗立刻就讲蒙拯救的路。保罗曾说异端的学说不是真福音,现在他要将真福音的几方面要义述说出来。

2. 首先是神本性一切的丰盛,都在基督里面居住(2:9-10)

(1) “神本性一切的丰盛”这句话,说出福音与异端截然不同,因为基督荣耀的神格是真福音的奥秘。异端曾说神的本性是分给许多天使或伊昂(异端所用名词,指神与人之间的被造者),保罗却说,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在基督里,并没有分给天使和别的“受造者”。

(2) “神本性:和罗1:20的“神性”在原义很相似,只差一个字母,但区别很重要,神的“神性”指神的属性,性情;神的“本性”指神的神格里的本质。神的“神性”,从自然界就可以知道(罗1:20);神的“本性”却是只有基督能显明。

(3) “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”。意思是神本性一切的丰富,永远都在圣子里面居住。但圣子耶稣基督为要拯救我们,就取了真实的肉身,藉着那身体把圣父表明出来(约1:14-18);人看见了基督,就是看见了父。这句话显明两方面的真理,一方面,基督是真神,有圆满无缺完整的神性,并不是什么天使或半神性的神,所以说,神本性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;另一方面,基督是真人,祂的身体是真实的,并不是幻影,所以加上“有形有体”四个字。

(4) 第10节说,“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”,这说明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存在基督里面,不需要去外面找,并且也是为了我们可以在祂里面得到丰盛。要注意,这段经文虽然用丰盛去描述基督的本性,也用丰盛来描述信徒的生活,但是这两种丰盛大不相同,基督本性的丰盛是自然原有的,永远常存的,然而基督徒的丰盛是後来的,逐渐而得的。一个是原有的,一个是逐渐得到的。

(5) 第10节下半节说,“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”。这提醒信徒,基督徒既在主里面得了丰盛,灵性便是饱足了,何必再靠什么天使为中保,依赖别的神灵得拯救呢?因为一切天使和神灵都是基督所创造的(1:16),基督是他们的元首。

3. 第二,真福音使信徒与基督联合,基督成为信徒万福的源头(2:11-12)。

(1) 信徒在基督里所得的丰盛,是全备的,不需要依靠被创造的天使的拯救,也不必求礼仪的帮助。保罗突然在第11节说到割礼,显明歌罗西的假教师很注重割礼,或许他们认为割礼是防止犯罪的一个方法,防备肉体情欲的引诱,进到更高超的境界里。

(2) 保罗说,信徒不再需要外面的肉身的割礼,因为在基督里,信徒己经受了灵性的割礼,这样的割礼有几个特点:

a. “不是人手所行的”,原文是一个字,指属灵的,永远的,神按祂美意所成就的事,可体会为“属灵的割礼,或里面灵性的割礼”。

b. “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”。在旧约时代,割礼表示除掉污秽,全身归於神的意思。所以有耳朵的割礼(耶6:10),嘴唇的割礼(出6:12,拙口笨舌,原文作未受割礼的嘴唇)和心的割礼(利26:41)的暗喻。旧约的割礼只是一个立约的记号,只割去身体的小部分;但真正属灵的割礼,乃是将肉体的情欲全部脱去(“脱”这个字是加重字,有完全脱去丝毫不留的意思)。属灵的割礼乃是藉着圣灵的能力脱去内心一切的污秽。

c. “在祂(基督)里面”。指起源不同,不是属亚伯拉罕和摩西的那废去的旧割礼,乃是灵性的新洁净。这种属灵的割礼是信徒与基督联合而得的,所以称为基督的割礼。

(3) 信徒与基督的联合不只是以灵性属灵的割礼来表示,而且以外面的浸礼(或作洗礼)来印证。浸礼的特点:

a. “与祂一同埋葬”。浸礼是旧人的坟墓,新人的胚胎,信徒受浸时,浸在水里,好像把污秽的情欲和罪恶埋葬。他从水里上来,好像从死里复活,得新生命,正如蚕蛹破茧而成蛾。保罗说明浸礼的重要。

b. “与他一同复活”。此处的复活不是指末日身体的复活,而是现在灵性的复活。信徒藉着真正的浸礼,不但与主同死,也是与主同活,不但是旧人的终结,而且是新人的起头,这新人是照着主的形象渐渐更新的(西3:10)。

c. “都因信”。信徒所得的一切恩典,都是因着信心领受的。人必须凭着信心,才有益处。浸礼的效力,是因为信心发生的。真正的洗礼所不可缺少的有两方面,一是神的恩典,一是人的信心。人受浸时没有信心,浸礼对他没有价值;但有信心而不受浸的人(不在众人面前承认耶稣为救主,罗10:10),就容易退步。信心的根据是神使基督复活的事实,叫我们相信神也要使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。

4. 第三,我们的罪得到赦免,基督胜过众仇敌(2:13-15)。

(1) 没有信主之前,我们死在罪恶过犯之中,这是灵性的死,与神和祂的恩宠隔绝。死在罪中的人无力自救,藉着基督的死,接受基督作救主的人,便与基督一同活过来。第12节是以埋葬和复活对比,第13节则是以生与死对比,注重新生命的继续;信徒不但与主一同复活,也是与复活的主继续同活,在道德与灵性上不断更新。律法叫人知罪,使盼望断绝如死,福音却能叫人活。

(2) 神赦免我们的罪,这是很大的恩典。神的儿子亲身担当我们的罪,为我们出了重大的代价。此处“赦免”这字有“开恩免债”的意思,是完全的赦免。除亵渎圣灵外(太12:31),没有祂不赦免的罪(但人要认罪)。

(3) 赦免既然有免债的意思,保罗就用债据作比方。人都承认,无论照道德或良心,都不应该犯罪,这就好像在债据上签了名,要承担不实行的结果,要被定罪。在古时撤消债据的方法是用笔勾销,或钉在墙上。所以保罗在第14节说到神赦免我们的罪,撤消我们的债据时,他用三个动词:涂抹,撤去,钉上;描述基督怎样为我们受了咒诅(本来是我们该受的),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(林后5:21),我们的债就由祂偿还了,债据就完全废弃了,基督好像藉着十字架把债据撕裂,藉着祂的死把债据废除。

(4) 基督为我们胜过黑暗的权势(15节)。当律法的咒诅临到我们,我们就受撒但能力的辖制。基督付出巨大的代价赎出我们,在十字架上战胜了一切仇敌,仇敌再无权势。弗4:5说,“祂升上高天的时候,掳掠了仇敌”。基督藉着十字架的死胜过撒但。荣耀归於父神和主耶稣基督!

七、 背诵经文:(2:9,10)

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,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,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。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。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