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罗西书概要
徐兴言长老
七、教会与信徒的责任(2:16-3:4)
一、 引言
1. 上段经文说到基督藉着十字架的死所作的:一方面使我们脱离了律法。另一方面胜过撒但的权势。到2:16-3:4,保罗说到教会和信徒如何回应基督已经作成的。
2.
我们的责任从消极一方面看,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,现今就脱离了律法(罗7:6),有了基督,就无须遵守仪文的规条(2:16-17)。同时,基督既是众天使的元首,信徒就不该敬拜天使(2:18-19)。
3.
从积极一方面看,信徒既然与基督一同死了,自然对旧生活和属世的仪文规条也是死了(2:20-23)。同时,我们既然与基督一同复活,自然对新生命和属天的思念也是复活了(3:1-4)。
二、 本段经文的分段:
A. 消极方面的责任
(1) 不必再遵守仪文的规条;实体是基督(2:16-17)
(2) 不需要敬拜天使,要持定元首(2:18-19)
B. 积极方面的责任
(1) 既与基督同死,就脱离旧生活和属世的规条(2:20-23)
(2) 既与基督同复活,就当思念属天的事(3:1-4)
三、 不必再遵守仪文的规条,实体是基督(2:16-17)
1.
第16节的饮食,节期,月朔,安息日大部分是摩西律法上所规定的条例,另有一部分是异端,异教的禁令。在饮食上,当时有些异端提倡禁欲,戒酒,戒肉,常常禁食,因为他们相信物质是邪恶的,所以注重抑制情欲,对饮食加上种种严格的规条。有些宗教也以饮食为重要问题,也立下种种禁令(如佛教的戒荤吃素,伊斯兰教禁吃猪肉)然而圣经却说一切食物都是可吃的,但不要叫人跌倒(罗14:20);在洁净的人,凡物都洁净;在污秽不信的人,什么都不洁净(多1:15)。
2.
旧约律法所规定的饮食,节期,安息日条例,在神的心意中不只是外面的条文礼仪,乃是内心向神的敬拜。教会自古以来一个大的危险,就是以节期礼仪代替真正的敬拜,和属道德的善行。旧约时代以色列人以守节期献祭为宗教的中心,以致受先知以赛亚严厉的责备(赛1:1-15)。
3.
神所要的是内心真正的敬拜,旧约律法的条例一个重要目的是预表基督,如安息日预表在基督里人才可以得安息;旧约的祭物(牛羊)并不能除去人的罪,只是预表基督是神的羔羊,当祂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献上,便成就那永远的救赎,所以第17节说,“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”。“影儿”有两个意思,一是空无所有的(没有实际的),一是显明实体的(有影必有形)。现在既然预表的实体基督已经来到,就不要再去守住影儿了。当太阳光辉普照大地时,夜里点燃的蜡烛就该吹灭了。
4. 我们既然明白规条与基督是影儿与实体的关系,我们就万不可因人的论断,仍然去遵守仪文的规条。
5.
教训:保罗所说的与今日的教会也有关系。因为教会的礼仪若没有基督为中心就是空的影儿;人在教会讲道,若不是传基督,就算不得什么;信徒祷告,若没有以基督为中心,就像对空气说话,徒然无益;读经也如此,若没有读到基督,纵然从文字或故事得些兴趣,却没有得到生命,也等于捕风捉影一样。
四、 不需要敬拜天使,要持定元首(2:18-19)
1.
为什么异端的人要敬拜天使,或许他们以为神是至高至圣大有威严的神,是世人所不能亲近的,所以人与神不能相交,必须藉着天使和异端所设想的种种神灵,才能接近神。直到今天还有这种情形,敬拜天使,圣人,圣母,要他们代求,其实神虽然是至高至圣的神,但我们卑微的人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祂面前(来4:16),因为基督已经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(来10:20)。
2. 异端和假教师提倡敬拜天使,看来很谦虚,但圣经说,他们是故意谦虚,这种谦虚是假装的,毫无价值,是错误的。
(1)
假意的谦虚,其实质却是骄傲。因为他们拘泥(窥察,侵入的意思)在所见过的(中文和合本圣经小字作“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”),意思是他们自称可以参透属神的秘密,是别人所忽略的,其实他们不明白天使真实的作用。圣经告诉我们,“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,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么?”(来1:14)启示录也告诉我们,不可拜天使(22:8-9),要敬拜神。
(2)
外表的谦虚,却是随从自己的欲心,“心”是指推理判断的能力。人的心可以属神,也可以属肉体;可以受圣灵的指导,也可以受肉体的支配。当人的心背叛神,就是“欲心”,自高自大,以为惟有自己有真智慧,趾高气扬,产生骄傲的心。所以圣经常警戒人,防备骄傲的心,不要因明白了一些道理,有了一些属灵经验,就自高自大,以致落在魔鬼的网罗里。
(3)
敬拜天使是错误的,因为这是否认信徒与基督的联合。在人与神之间,基督是中保,但在信徒与基督之间,没有什么人事物可以有中保的地位,而且也不需要。每一个信徒都要紧紧的与元首(基督)联合,持定元首(抓住基督,不是抓住天使)。信徒若能与主联合,就可以在基督里肢体彼此连接,基督的身体就渐渐地长进。要注意神的话是“全身既然靠着祂(基督)”,着重在每一个肢体与基督的关系。不但不需要天使作中保,也不需要传道人,教会领袖在信徒与基督之间有居中的地位(虽然他们可以帮助,牧养),就像人身体的各部分都是与头(脑)直接相通的。
3.
第18节的“夺去奖赏”,原文有“审判官定罪”的意思,即“不可让人因着假意的谦虚,在敬拜天使的事情上,定你们的罪”。信徒不须要惧怕假教师,也不要被诱入神秘主义的网罗。
五、 与基督同死,脱离旧生活与属世规条(2:10-23)
1.
从2:20到3:4,保罗说到基督徒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:一是与基督同死(2:20-23);一是与基督同复活(3:1-4)。与基督同死,便是与世界断绝;与基督同复活,便是活在属天的真正生命里。虽然仍在世上,却过着属天的生活,追求天上的事,以致主再来时,信徒永远的生命显明在主的荣耀里。
2. 信徒什么时候与基督同死?
(1)
这是信徒在受浸时所表示的。罗6:3说,“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,是受洗归入祂的死吗?”当一个人因信与基督联合,以祂作自己的平安,赦免和救主,便是与基督同死了。
(2) 死将一个人与所有人事物分开,过去所珍爱,所矜夸的,死了就归於无有了。
(3) 与基督同死和与基督同复活不同,与基督同死是一个结束,过去的我结束了;与基督同复活是一个开始,新的我在基督里开始了,并且一直活下去,渐渐长大。
(4) 信徒若真与基督同死,同时也脱离了旧生活,在基督里得自由。圣经提到几方面的“死”。
a. 向罪死。“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,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”(罗6:11)。
b. 向自己死,“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,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,众人就都死了”(林后5:14)。
c. 向律法死。“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,现今就脱离了律法,叫我们服事主,要按着心灵的新样,不按着仪文的旧样”(罗7:6)。
d. 向世界死。“就我而论,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,就世界而论,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”(加6:14)。
e. 向肉体死,“凡属基督耶稣的人,是已经把肉体,连肉体的邪情私欲,同钉在十字架上了”(加5:24)。
(5)
信徒向旧生活与世界的死是开始的死,然后是天天经历死。基督徒灵命长进缓慢,是因为只有开始的死,没有天天的死。一碰到罪的引诱,我们里面的肉体就活起来了。所以这告诉我们,基督的死不只是赎我们的罪,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,叫我们脱离世界,己,罪的试探。
3.
第20节,“世上的小学”有的译作“世俗的言论”,华而不实浅薄皮毛的教训,规条,有如第21节的“不可拿,不可尝,不可摸的规条”。这些规条着重物质范畴,注重外表,不重内心。不过是人的吩咐,人的教导,“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”,表明所用的东西,只可一用不能再用。因为此处的“用”字有用尽的意思,所以这些规条不能永存。
4.
然后保罗在第23节说到这些属世规条的性质。它们徒有智慧之名,意思是这些规条徒有智慧之名,却没有智慧的实在;看起来很虔诚,讲究敬拜的形式,步骤,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功效。这些规条表现在三方面:
(1)
私意崇拜。指他们的敬拜是照着自己的意思,不是神所要的。有表面的仪式,却没有内里的诚实。总之,是用仪文代替道德,以遵守条例代替顺从神,以恭敬的守规矩,代替用心灵敬拜主。这种崇拜是虚假的。
(2) 自表谦卑。谦卑是好的,但不是外表,如果不合真理,这种谦卑是害人害己的。假教师故意谦卑,敬拜天使(18节),但真谦卑是照着神的话来亲近神。
(3)
苦待己身。身体不是邪恶的,新约的教训要人重视身体,身体是圣灵的殿(林前6:19)。异教和禁欲主义者以为刻苦自己身体,必得神的赏赐,达到圣洁的地步。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的。人无论怎样的苦待身体,也是不能藉此除掉情欲的(如佛教虽鼓励人出家,禁止婚娶,却不能勉强人除掉私念),因为罪的本源,不在身体,全在内心。成圣之法,是靠赖圣灵胜过肉体的恶行。
5.
教训。天父待我们如儿女,要儿女乐意的服事祂,爱祂。人所自定的一切刻苦,似乎很虔诚,其实全无功效。天父要我们快乐自由的事奉,因为主的轭是容易的,主的担子是轻省的(太11:30)。
六、 既与基督同复活,就当思念属天的事(3:1-4)
1. 这段经文说到基督徒已经与基督同死,也与基督一同复活。同死是对以往的生活,同复活是对今生和将来。同死与同复活是与基督联合的两方面。
2.
第1,2节有两个并列的劝勉:一是“求在上面的事”,一是“思念上面的事”。“求”是寻求,“上面的事”指一切属天的事。“求在上面的事”乃是基督徒灵命长进的秘诀,当基督徒寻求属天的事,渴慕属天的福乐,效法基督,达到神的完全,这样的基督徒就可避过世界的罪恶,撒但的引诱。因为脱离罪恶和引诱的方法不是刻苦修行,乃是仰望基督的信心。
3.
为什么要求在上面的事?因为“那里有基督在神的右边”。这句话有两方面的涵意:一是指基督救赎工作的完成的安息;一是指基督作王掌权(掌管天上地下一切的权柄)的威严,祂坐下,就将藉着十字架所得的福分,继续的施与人;既然祂掌权,凡求告祂的人,必能得着祂应许的权柄能力。
4.
第2节说,“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”,“思念”比第1节的“求”,包含更宽的意思。“思念”的意思是心之所想,在腓3:19此词译作“专以……为念”。人越思念基督受死复活升天的事,就越发得着复活的能力,灵性长进。
5.
“不要思念地上的事”。保罗不是禁止人欣赏大自然的美丽,轻看家人的爱,朋友的感情,而是禁止信徒专以属世的事为念,追求名利地位,遵守属世的规条。这些对灵性的进步没有益处。
6. 为什么“不要思念地上的事”?因为“你们已经死了”。死了的人就不该思念地上的事。更重要的是“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”。
(1)
复活的生命是隐藏的生命,从世界这方面看,可说这生命是藏着的,如约壹3:1说,“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,是因未曾认识祂”;从神这方面看,圣子耶稣基督既是在父的怀里,那与基督联合的信徒,也就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。
(2) “藏”有安全,隐匿的意思,如诗91:1说,信徒是住在神的隐密处。十分稳固,十分安全。
7. 第1-3节先说基督徒今天应有的地位和光景,第4节说到将来基督再来时,信徒要分享祂的荣耀。
(1)
“基督是我们的生命”这句话很重要,不只是我们的生命与基督有密切的关系,而是我们的生命就是基督自己。约翰说过:“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;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”(约壹5:12)。基督不仅是我们的救主,主,祂也是我们永远的生命。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:我是与主同死,同复活,一同在天上,我怎能被罪恶胜过呢?这样就可以靠主得胜。
(2) 当基督二次降临时(第一次祂降世为人),我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。这是何等荣耀的应许,就是所有的信徒将来也要与主同得荣耀。神救恩的计划成全了。
(3)
本段经文不只是说到信徒与基督的联合,也说到基督二次荣耀的降临,这两方面是并列的,分不开的。还有,保罗也要在下面的经文说到信徒行为的模范,这三样有连带关系,是信与行的合一。
七、 背诵经文:(3:1-2)
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,就当求上面的事;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。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,不要思念地上的事。
<上一章>
<目录>
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