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罗西书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八、脱去旧人的行为(3:5-11)

一、 引言

1. 1-4节,节保罗说明基督徒的生活怎样能进到最高地步,到第5节,他说明信徒所当脱去的种种罪,他的语气从高峰一下落到平地,因为他知道人在基督里虽然得了新生命,若不谨慎,还是可以堕落到极卑贱的地步。为了防止他们陷入危险,他实在有必要劝勉他们。

2. 本段经文是将以上所讲的与主同死,与主同复活,与主一同得荣耀的真理,推行到个人身上。有了真理和教训,就要付诸实行,信徒的品格言行要与所信的真道相称。保罗劝勉信徒说:信徒既与主同死,那旧人的一切罪自然都要除掉;信徒既与主同复活,那新人的美德便是必须穿上。

二、 治死在地上的肢体(3:5-6)

1. 第三章的第一个“所以”是在第1节,与基督同复活,“所以”要求在上面的事,第2个“所以”是在第5节,既然与基督同复活,“所以”要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种种罪恶。

2. 为什么保罗不直接劝勉信徒不要犯罪,而说要治死在地上的肢体?因为人往往是藉着身体上各个肢体犯罪作恶,连信徒也不例外,我们不免受到世界的诱惑(像肉体的情欲,眼目的情欲,并今生的骄傲,约一2:16)。所以主耶稣教导门徒说,“若是你右眼叫你跌倒,就剜出来丢掉”(太5:29-30)。耶稣这话是比方,是叫门徒注意到罪的厉害。

3. 除去邪情私欲最有效的方法是“治死”。在新约圣经中说到解决罪有三种的“死”:

(1) “代死”。这是基督爱罪人,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,主耶稣就亲身担当我们众人的罪,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,代替我们受了罪的刑罚,信的人就得蒙称义。这完全是基督独自成全的,我们用信心接受。基督的代死,目的是叫我们还活着的人,不再为自己活,乃为替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而活(林后5:15)。

(2) “同死”。当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时,祂不但为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死,同时祂也将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(罗6:6),“使罪身灭绝(罪失去能力),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”。这是主耶稣已经作成的,也是祂给我们的地位,叫我们与祂同死。在这个地位上,我们向罪看自己是死的,向神在基督耶稣里,看自己是活的(罗6:11)。这样,我们就开始走上这条成圣的路上了。

(3) “治死”。是否有了“代死”,“同死”,我们就很自然地过圣洁的生活吗?不是!还要“治死”我们在地上的肢体,这需要我们主动来作的,靠圣灵的能力来作,并且不断继续的作。因为我们信主后,肉体并没有完全死去,世界的引诱,撒旦的迷惑仍然存在,我们如果谨慎抵抗一切的引诱,竭力除去一切的罪恶,就可以站立得稳,继续往前。否则等待我们的,就是失败,跌倒。

(4) 治死在地上的肢体,过圣洁的生活不是立即得到的,要用力气。我们的罪得赦免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,在我们信时立即获得,但“治死”,成圣却要不断努力,要忍耐,相信神的应许,依靠圣灵的大能,愿意舍己,向罪死,神必定将圣洁的性情作在我们里面。

4. 保罗劝信徒除掉以下所记的罪恶。

(1) 淫乱fornication 。指一切不道德不合法的性关系。主耶稣和众使徒常常提到这种罪的可恶。主耶稣为制止人的欲念曾说,“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,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”(太5:28)。古人也有话说,万恶淫为首。

(2) 污秽uncleanness。指从不洁净的灵出来的言语,动作,行为。比淫乱的范围更宽。凡与至高至洁的主不合的思想行为,都要治死。

(3) 邪情passion。包括不正常的性欲,以及酗酒,过分追求美食。

(4) 恶欲evil desire。指不正常的欲望,有时译作私欲,情欲。邪情恶欲是一种罪的两方面。邪情是指内心常怀的恶念,恶欲是指激动人犯罪的肉欲。以上提的淫乱,污秽,邪情,恶欲四种罪,前两种是指外表的行为,后两种是指里面的心性。总之,它们也是不洁不净的四方面:罪恶的行为(淫乱);生活的恶习(污秽),节制的丧失(邪情);罪性的放纵(恶欲)。

(5) 贪婪covetousness。这是人常犯的一种罪,贪心是万恶的本源。人贪恋名利地位,到头来不能满足这欲望。贪婪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心思,它的性质与拜偶像一样。偶像可以是有形像的,也可以是无形像的,如钱财,名声等等。凡是我们所寻求,所疼爱的,如果超过寻求独一真神,就是我们心里的偶像,都要除去。

5. 第6节是警告,“因这事,神的忿怒必临到悖逆之子”。神的忿怒乃是圣洁的神对罪恶的反应。有人不理解,他们说,神是爱,怎么会有忿怒呢?但爱和忿怒是一致的,神是公义的,不能容让罪恶,所以神的忿怒是对罪恶一种圣洁的反应,作出公义的审判。惟有罪恶是神发怒的对象。但神又是爱,在祂对罪恶发怒之前,祂爱罪人。差祂儿子作世人的救主,当人悔改相信了,神对这人就不忿怒了。所以爱挽回了忿怒,只有当人拒绝蔑视神的爱,审判才临到这些不顺从神的人。

6. 发怒不一定都是不好的。发怒有公义与不公义的分别。只是人的怒气大体上是不义的,感情不受控制,有怨恨,恶毒,报复心态,但神不是,祂的怒气是义的,有节制的。

三、 继续劝勉信徒(3:7-8)

1. 保罗提醒歌罗西信徒要回想以前活在罪中的光景,但现在已蒙了拯救,有了主所赐新生命的能力,不但可能而且应该有新生命的表现,就是弃绝一切罪恶。“弃绝”原文作“脱去put off”。“这一切事”(8节),是把以上和以下所提的罪,都包括在内。

2. 第5节所说的罪,是由肉体情欲激起的罪;第8节所说的,是属内心粗暴的罪。

3. 保罗再次提出要脱去的罪:

(1) 恼恨anger。指深深闷在心里的怨恨,内心的心态。

(2) 忿怒wrath。不是神那种义怒,而是指一种突然暴发,激烈的言行。

(3) 恶毒malice。指害人的恶意。当怒气升级,然后冷却下来就变成恶毒了。设计谋叫对方摔下来。

(4) 毁谤blasphemy。指口出恶言。如果对神,是“亵渎的话”,如果对人,则是毁谤(造谣中伤)。其实毁谤人,也是亵渎创造人的神(雅3:9-10)。

(5) 口中污秽的言语filthy language out of your mouth。或许指辱骂人的脏话,有的英文版本译作shameful speaking。说这种话的人应感到羞耻。

(6) 说谎lie。诚实无伪是基督徒的准则,谎言害己害人,是一种重大的罪恶。约8:44说,“魔鬼本来是说谎的,也是说谎之人的父”。世人不以说谎为大罪,但圣经说:“说谎的嘴,为耶和华所憎恶“(箴12:22)。基督徒应该”用爱心说诚实话“(弗4:15)。

4. 第5节和第8节所列出一切的罪,次序稍有不同。第5节是从行为到内心,第8节是从内心到行为。这给我们看到,这些罪不论是从外到里,还是从里到外,都是旧人的行为,都需要脱去,治死。

四、 脱去旧人,穿上新人(3:9-11)

1. 旧人指信徒未重生以前的旧性情,新人指信徒因与主同死同复活所得的新心性。

2. 圣经论到信徒的旧人有两种情形:

(1) 从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这方面论,我们己经脱去了旧人,我们的旧人既然与基督一同钉在十字架上,我们对罪便是死的(罗6:6)。这样从信徒在基督里的地位看,我们己经脱去旧人了。

(2) 从信徒现今活在地上的这方面论,信徒还要脱去旧人,因为心意更新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。信徒得救以后,仍然生活在世界中间,免不了会犯这样或那样的罪,所以从信徒在基督里的实行看,要不断地脱去旧人和一切罪恶。这并不是基督的救赎不完全,不过是显明信徒的灵性软弱。

3. 新人指我们信主后的新性情,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,这新人就是基督,加3:27说,“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,都是披戴基督”。披戴就是穿上put on的意思。

4. 穿上新人有两方面的经历:一是与主联合的属灵经历,也就是重生的经历;一是顺服基督,渐渐成圣的经历;先有重生的经历,后有心意更新而变化的经历。

5. 第10节,提醒我们不要停顿在仅仅得救的地步,乃是要不断地更新,就是“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”。灵性的长进,和知识的加增是互相连接的;信徒越明白主的旨意,就会越按着所明白的道理去行,越发知道基督要他怎样为人。

6. 新人既是活的,就会继续长进,像孩童渐渐长大。旧人是死的,没有生命的,便是越来越死。基督徒的一生是不断除旧换新的过程,直到见主面。

7. 新人是朝着像基督的方向渐渐更新,目标是像神儿子耶稣基督的形像。所以第10节特别提到“造他主的形像”。这使我们想到,神起初造人是照着自己形像造的。后来亚当堕落了,失去神的形像。神现在在基督里有了新造(新的创造),林后5:17说,“若有人在基督里,他就是新造的人(或作新的创造),旧事已过,都变成新的了”。这新造也必是按着祂自己的形像,并且这形像要渐渐显明,以致我们将来必要像祂(约壹3:2)。

8. 第10节可以鼓励凡自称为基督徒的,产生一种心灵的觉悟。我们要省察自己,我们既然是新人,我是不是渐渐更新,像我们的主呢?内心若被什么罪挤住了,就要靠主恩典,承认己罪,求主赦免,恢复与神的关系。

五、 基督是一切,又在一切之内(3:11)

1. 信徒穿上新人,在按着神的形像渐渐更新这件事上,不分种族阶级,贫富贵贱,野蛮文明,因为人人都可以得蒙重生,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(加3:28)。

2. 第11节的“并不分”可以作“绝不分”。因为原文的意思,不只是说没有分别,乃是说不能有分别,在基督里这种分别是绝不能存在的。

3. 基督徒在基督里的地位是平等的原由:

(1) 都因主恩得蒙拯救(西1:14)

(2) 都顺服主以祂为首(西1:18)

(3) 都在主里成为新人(林後5:17)

(4) 都在主里有荣耀的盼望(西2:27)

4. 保罗说明在基督里信徒是一,没有分别。

(1) 没有种族的分别――不分“希利尼人,犹太人”。“希利尼人”不只指希腊国的人,乃是概括一切以希腊的语言文化,为自己语言文化的人。希利尼人因文化高超,自高自大轻视别人;犹太人因有神的启示,骄傲清高,不肯与外邦人接近。福音消除了一切界限。

(2) 没有礼仪的分别――不分“受割礼的,未受割礼的”。换句话说,在基督里并不问人原来的信仰,只要人愿意相信接受主耶稣作救主,都可以得救。同样道理,在基督里,并不分基督教会里那一个宗派,只要是真信主的,都是基督身体的一个肢体。

(3) 没有文化的分别――不分“化外人,西古提人”。

a. 化外人。指没有希腊语言文化教育的人,或没有智慧语言,不开化的人。歌罗西的异端轻看别人,以智慧为得救的门路。基督教却没有限制,因为人成为新造不在乎学问,乃在乎信心;不在乎文化,乃在乎接受不接受神的救恩。

b. 西古提人。当时他们居住在俄罗斯南部,为游牧部落,生性好战,按当时的人看,西古提人是最没有教化,极其野蛮的民族。保罗却说,就是这种人也能得救。

(4) 没有社会地位的分别――不分“为奴的,自主的”。当时的社会对于自由人和奴隶区分很严格,但在基督里连这种阶级区别都要消除。

(5) 没有性别的分别――在加拉太书3:28还提到在基督里没有男女的分别,都是属神的儿女。

5. 为什么在基督教里没有种种的分别?答案是:“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,又住在各人之内”。这句话英文作:“Christ is all,and in all ”,即“基督是一切,并在一切之中”。

(1) 这句话的意义深刻丰富,“基督是一切”说出信徒的身心灵一切所需的,都是在基督里面。“在一切之中”是说在一切的事上,一切的环境,基督是信徒的生命,没有什么是超出祂掌管的。一切既是基督的,信徒一得着基督便是得到一切,什么国家种族阶层种种的分别都不存在了,在基督里,信徒是平等的,不分贫富贵贱。

(2) 这句话不是说世人中不该有国家,种族等区别,乃是在基督里信徒不该用这些区别来分门别类。因为所有的信徒同是耶稣基督的宝血所救赎,都是神家中的儿女,彼此互为弟兄姊妹。今天虽然有中国教会,美国教会,非洲教会等名称,但在实际上都是基督的教会,在灵里可以相交。

六、 背诵经文:(3:10-11)

穿上了新人。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,正如造他主的形像。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,犹太人;受割礼的、未受割礼的;化外人、西古提人;为奴的、自主的;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,又住在各人之内。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  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