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概要
徐兴言长老
三十 橄榄山圣训(一)世界末了的预兆(24:1-31)
一、引言
1.第24,25章是马太福音中,耶稣最后一个主要的讲论,也就是第五个讲论,关于圣城耶路撒冷被毁和末期的预言。接着,从26:1-28:15这一段是叙事,记载耶稣被卖,被捕,受审,钉十字架,埋葬和复活。这五章经文合起来是一个单元,记载耶稣在地上最后的讲论,以及最后的工作。
2.马太藉着这一单元的记载,将耶稣在地上的一生引到高峰,叫我们看到主耶稣成全了父神救赎的旨意,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,为我们罪人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,使我们得以进到父的面前。
3.主耶稣在第24,25章的讲论是在橄榄山上说的,一般称为“橄榄山圣训(the Olivet
Discourse)”。在马可福音,路加福音也有类似的记载,不过马太福音记载的篇幅很长。部分原因乃是橄榄山圣训与以色列人密切有关。
4.这段的预言部分与圣经所有的末世预言一样,都有不易明白之处,我们要很小心解释,要多看最清楚的部分。圣经中的一切预言,不到应验的时候,都是难以解明的。我们要承认预言难解,不要强解,过于武断。同时可参照启示录和但以理书,配合来明白,并且着重在预言给我们的教训,调整我们的生活态度。
二、 橄榄山圣训的分段(24,25章)
A 门徒的提问(24:1-3)
B世界末了的预兆(24:4-26)
a. 世界末了的预兆(24:4-8)
b. 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(24:9-14)
c. 圣城被毁和那行毁坏可憎的(24:15-26)
C基督降临时的情景(24:27-31)
D忠心信徒当有的认识(24:32-25:30)
E审判万民(25:31-46)
三、 门徒的提问(24:1-3)
1.耶稣的“橄榄山圣训”是因门徒的提问而引发的。第一节,“耶稣出了圣殿,正走的时候,门徒进前来,把殿宇指给祂看”。很可能门徒听了耶稣在上一章末后说的话,“看哪!你们的家成为荒场,留给你们”,他们不明白,圣城耶路撒冷和辉煌的圣殿怎么可能成为荒场呢?所以门徒把圣殿指给耶稣看。
2.当时的圣殿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建筑之一,主前20年大希律王开始建造,到耶稣说话时己历时几十年还未完工,一直到主后70年被罗马军队拆毁。第2节,耶稣对他们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将来在这里,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。”这个预言在四十年后应验了。
3.接下来,第3节是门徒的提问。门徒所提的三件将来的事是:
(1) 什么时候有这些事(即圣城,圣殿被毁)?
(2) 祢降临有什么预兆?
(3) 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?
主耶稣对这些问题,都给予答案(有些是间接的),使我们对末世有清楚的预言作亮光,引领我们行在黑暗的世界中,知道正确的方向。
四、 世界末了的预兆(24:4-26)
1.这段经文可以分为三个段落来看:
A世界末了的预兆(4-8节)
B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(9-14节)
C圣城被毁和那行毁坏可憎的(15-26节)
2.世界末了的预兆(4-8节)
(1)
假先知的迷惑(4-5节)。主耶稣提醒门徒要谨慎分辨,因为在末世时有许多迷惑。有假基督的迷惑(4节);假先知的迷惑(11节);和假的神迹奇事(24节)。以致许多信徒受到迷惑。保罗说,这些信徒之所以受迷惑,乃是因“他们不领受真理的心”(帖後2:10-12)。所以我们要熟悉主的话(神的道是圣灵的宝剑,弗6:17),不要一看到神迹奇事就信,要分辨真伪。因为假基督也能“照撒旦的运动(在背后工作),行各样的异能神迹,和一切虚假的奇事”(帖後2:9)。
(2)
政治动乱(6-7节)。那时战争不断。有全球性战争,有地区性战争;有国际战争(国攻打国),也有种族内战(民攻打民);甚至还有“冷战”(打仗的风声)。耶稣教导我们,当这些事发生时,不要惊慌,因为这是必须有的(自古至今,世界上战争一直不断,世界末了也不例外),战争并不代表世界的末了(只是末期还没有到)。
(3) 自然灾害(7-8节)
a. 饥荒。这是全球性的饥荒。除了人为的因素(战争引起的,人口爆炸),更可怕的是大自然的因素(气候反常,干旱,病虫害),以致粮食减产,基本口粮不足。
b. 地震。地震和地震引起的海啸,破坏力巨大,人力无法控制和躲避,在世界的末了会越来越频繁,越严重。
c. 瘟疫。启6:8提到世界的末了,还有瘟疫给人类造成很重大的死亡。
d.
第8节说,“这都是灾难的起头”,“灾难”可译为“生产之难”。这些事件是“生产之难的开始”,妇女在分娩前的阵痛,可以作为这灾难期间的写照。妇女临产前,阵痛越加频繁,说明这些灾难越来越频繁;另一方面,生产之难会引出一个好结果,孩子出生了。这也是说到大灾难之后,人类和这世界将会有一个新的开始,天国即将破晓。
3.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(9-14节)
(1) 在末世,神的儿女受逼迫的要增多,被监禁(陷在患难里,9节),甚至被杀。他们是为主的名被人恨恶,加上莫须有的罪名。
(2)
因着逼迫,时局的艰难,神的儿女的灵性软弱。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,也要彼此陷害,彼此恨恶(10节);又因不法的事增多,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(12节)。在末世的时候,到处充满危险,甚至连一般人认为最虔诚,最热心的信徒中,也是陷阱重重。因此保罗称末世为“危险的日子”(提後3:1)。
(3)
在患难中有主宝贵的应许和安慰:“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”(13节)。这“得救”不是关乎永生救恩的得救;“到底”不是表示今生的结束,乃是指这个世代的末了(14节,末期的来到)。逼迫是操练信心的机会。如果信徒靠信心坚持忍耐到底,必蒙主保守。
(4) 逼迫也是福音广传的机会。
初期教会的时候,从司提反被杀开始,耶路撒冷的教会,大遭逼迫,门徒就分散到各处。他们到那里,福音就传到那里,教会产生四十年之内,福音从耶路撒冷,犹太全地,撒玛利亚,一直传到地极(当时已传到罗马,保罗还打算到西班牙去,两千年前已经是很遥远的地方,罗马书15:23)。经过这两千年,可以说,福音已经深入到世界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。
(5)
马太称这福音为天国的福音(或国度的福音)。虽然末世是一个危险的日子,神仍然保守一些忠心的见证人,在世界各处传福音。“天国的福音”以传扬主耶稣为中心内容,但在末世的两个不同的时期,却有两个不同的重点:在教会时期的内容是宣告耶稣是救主,劝人信祂得救恩;但在大灾难时期,除了宣告耶稣是救主之外,还加强宣告天国即将降临,信的人不但得救,而且要进入天国,作天国的子民。所以世界末了的其中一个预兆是“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,对万民作见证,然后末期才来到”(14节)。
4.圣城被毁和那行毁坏可憎的(15-26节)
(1)
这段经文指出大灾难时期的预兆。那时,有一个但以理在几个世纪之前所预言的事件会发生(但9:27)。第15节的“那行毁坏可憎的”引自但以理的预言,直译可作“用可憎之物(偶像)来亵渎神的人”这是指敌基督而言,在末世,一个敌挡神的政治领袖要出现。他将大大得势,集政治和宗教的权力于一身,肆意横行。
(2)
在大灾难期间,敌基督不但压迫犹太人,还要在以色列地发动极其惨烈的战争,因此成为有史以来,以色列人最受苦的时期。第21节说,这个大灾难“从世界的起头,直到如今,没有这样的灾难,后来也必没有(空前绝后)。若不减少那日子,凡有血气的,总没有一个得救的。只是为选民,那日子必减少了”。照但以理预言,大灾难是七年,最利害的是七年的後一半,即三年半。神已经减少这日子。
(3)
预言有多重性的应验,敌基督的出现是最终的应验。之前之历史也发生类似“行毁坏可憎的”:主前168年,叙利亚王安提阿库占领耶路撒冷,在圣殿里设立宙斯(太阳神)神像,在祭坛上献上猪(不洁的祭物),污秽圣坛,大大的亵渎神。到主后70年,罗马帝国的提多将军围困耶路撒冷,攻城后烧毁圣城,圣殿成为一片废墟。耶稣说话时,已预见以色列人的灾难,所以提醒门徒要注意(15节,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)。
(4)
耶路撒冷何时被毁?(门徒问的第一个问题)。马太没有直接记载主的答案,只是说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,站在圣地,就要注意。路加却记载主的答案:当“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,就知道它成为荒场的日子近了”(路21:20),这预言在主后70年确实应验了。根据旧约先知的预言,在末世时候,圣城必再度被毁。
(5) 耶稣也告诉门徒,怎样在灾难中得以保存。
a. 逃。第16节,“在犹太的,应当逃到山上”。
b. 快。第17,18节,在房上的,不要下来拿东西;在田里的不要回家。一分一秒可能是生死之差。
c. 准备忍受艰难。第19节说,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。不是说不要怀孕,不要奶孩子,而是要比一般人多忍受难处。
d. 祷告。求神叫他们逃走时,气候,道路条件好些(20节)。也叫他们祷告,信靠神。
e. 不要听信谣言。不要听人说基督在这里,就不逃了,或有人说,基督在平原,就不逃到山上。 总之,听神的话,不要听人的话,不要信那些假先知,即使他们会行奇事。
五、 基督降临时的情景(24:27-31)
1.全地皆知(27节)。主第一次降临时,只有少数人(牧羊人,以利沙伯,东方博士等人)知道。但是祂第二次降临,却是如同闪电,从东边发生,直到西边,是一件很明显,全球的人同时都知道的事件。
2.恶人受审判(28节)。主从天降临的日子,就是一切罪人受审判的时候,无一人能逃避。正如腐败的尸体必然召来老鹰,照样,败坏的罪恶也必招来审判。
3.天体震动(29节)。那时日头变黑,月亮不放光,众星坠落,一幅恐怖的图画,表明天地都要改变,基督要作王了。这也表示地上的一切势力都要分崩离析,基督要在地上建立国度。
4.人子的记号显在天上(30节)。主第一次来的记号是“包着布,卧在马槽里”的婴孩。但是第二次来是祂自己的真像,有能力,有大荣耀,驾云降临的王。
5.万民哀哭(30节),那些背叛的人要为自己的不信哀哭,特别是以色列人要为他们拒绝弥赛亚的罪痛哭(启1:7),以色列全家得救。
6.招聚神的选民(31节)。以色列人不但归回圣地,他们也悔改了,心归向他们历来弃绝的主耶稣,神拣选以色列人的美意终於成全了。
六、 背诵经文:(24:4)
耶稣回答说:“你们要谨慎,免得有人迷惑你们。”
<上一章> <目录>
<下一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