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太福音概要

徐兴言长老

三十四 耶稣受审(27:1-31)

一、引言

1.这一章所记载的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,关于我们主耶稣的受苦和受死。如果就故事本身来看,它是一个悲惨的故事,常人的心也会无法忍受,因为一个无辜的好人竟受如此摧残。但看到基督的受苦如此安排和果效,它是福音,好消息,因为基督被交给不法的人,是因为我们的过犯,没有任何事物比十字架更叫神得荣耀。

2.本章分两大部分

A耶稣受审於彼拉多(1-31节)

a.耶稣被交给彼拉多(1-2节)

b.犹大绝望的自杀(3-10节)

c.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,被定死罪(11-26节)

d.耶稣被鞭打受凌辱 (27-31节)

B耶稣钉十字架(32-61节)

a.耶稣钉十字架(32-44节)

b.天地人对十字架的反应(45-56节)

c.耶稣的埋葬(57-61节)

二、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(1-2节)

1.彼拉多是犹太地的第六位罗马巡抚。犹太人不喜欢他,因为他故意干犯他们的律法,而且激怒他们,他行事暴虐,杀害犹太人。由于他与犹太人关系不好,同时罗马对犹太人的政策也时常改变,因此彼拉多的地位一直都不稳定。据历史学家说,彼拉多是一个最硬心,最固执,最狠毒的人。

2.第一节,“到了早晨”,说出耶稣晚上在客西马尼园被捉拿,又受大祭司该亚法的审问,这一夜祂没有睡觉。

3.祭司长和长老商议,要治死耶稣。实际上在该亚法和宗教议会审问时,已定了耶稣死罪(26:66,祂,即耶稣,是该死的)。此处的“要治死耶稣”是商议用什么方法可以处死耶稣。因为以色列人受罗马政权统治,他们没有处死人的权柄。所以他们将耶稣捆绑交给巡抚彼拉多。

三、 犹大绝望的自杀(3-10节)

1.犹大看见耶稣己经被定了死罪,他后悔了。他为什么后悔呢?

(1) 很可能他以为耶稣可以逃脱捉拿祂的人的手,也可能耶稣在法庭上为自己声辩,人无法定祂的罪,耶稣就平安无事。不料结果不是犹大所计划的,他就后悔了。这告诉我们,人如果不是照神的旨意,而是照事情的结果来作事的,往往是错误的。

(2) 罪的感觉抓住他的良心,他明明知道耶稣是无辜的(4节),而竟将祂出卖了,他看到钱袋里的钱,好像看到毒蛇一样,良心的谴责叫他坐卧不安。神的话告诉我们,行事为人要存清洁无亏的良心。“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,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”(约一3:21)。

(3) 犹大将三十块钱还给祭司,祭司不收,他就把钱丢在殿里,出去吊死了。我们要问,犹大已经后悔了,为什么还要自杀呢?因为他的后悔不是那种为罪感到后悔,而改变思想行为的情况,而是一种感到受骗的后悔,充满绝望的后悔。彼得三次不认主,他也后悔了,但他来到主面前,主耶稣就恢复了他。彼得和犹大的差别是:一个,来到主面前, 一个,不来到主面前。

2.祭司长用他们杀害基督的价银买了窑户的一块田地,叫它为血田the Field of Blood。窑户的田地是堆放瓦器的废品残品的地方。今天的世界也好像窑户的一块田地,满了各样的残品,次品,废品;因为这些泥不肯顺从窑匠的手,只好被丢到地里。但基督以祂的血为代价,买了这块田地,祂还要用这些泥再作器皿。赞美主!这是我们第二次的机会,神要再次制作我们,只要顺从祂,神必定可以将我们作成合用的器皿。

3.这件事应验了先知的预言。第9,10节的话引自撒迦利亚书11:13,马太却写为先知耶利米的话。有圣经学者解释,因为耶利米提过窑匠(耶18:2),和去窑匠的地里打碎瓦器的事(耶19:2,10-11,“哈珥西”英文译作pottery-gate,窑匠作坊的门口),因耶利米比撒迦利亚早几十年,所以马太就引用最早说这话的人名字。

四、 耶稣受审於彼拉多,被定死罪(11-26节)

1.彼拉多没有凭据定耶稣死罪(11-14节)

(1) 犹太人的领袖知道,如果不以政治罪名控告耶稣,决不能叫罗马人定耶稣的罪。路加福音23:2记载,犹太人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,就告祂说,“这人诱惑国民,禁止纳税给该撒,并说自己是基督,是王”。他们将耶稣描绘成一个领导犹太人起来推翻罗马统治的造反者。

(2) 彼拉多很了解犹太人的领袖,他们出于嫉妒才控告耶稣。所以他不提别的罪状,就直接问耶稣说,“你是犹太人的王吗?”请注意,犹太人说的“王”和彼拉多问的“王”是性质不同的王。犹太人说的王是政治性的王,英文作a king,暗示要与罗马皇帝对抗的王;但彼拉多问的“犹太人的王”,英文作the King of Jews,不是政治性的,指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(基督)。

(3) 耶稣简单地说“你说的是”,耶稣在彼拉多面前作见证,承认祂是弥赛亚。叫彼拉多希奇的是,耶稣对于犹太人的控告,什么都不回答。因为不回答等于承认,这对耶稣很不利。为什么耶稣被审判时,无论在罗马人面前, 或在犹太人面前,都一言不答?

a. 耶稣认为犹太人的控告,不值得辩驳。有需要解释的一条(约18:36-37),己私下跟彼拉多说明了,没有再说的必要。

b. 耶稣知道祂的时候到了,祂的工作己经完成了,不能再迟延了。

c. 耶稣知道,祂的死不但是不可免的,也是必须有的,所以甘心地接受。

2.彼拉多欲释放耶稣(15-18节)

(1) 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,可是他却不敢按着正义,将耶稣立刻无条件的释放。按当年的罗马统治者,为了安抚犹太人,特於逾越节期间安排了一个惯例,那就是随他的意思,无条件地释放一个犯人。彼拉多盼望犹太人在这节日期间,本着宗教的宽大精神,将耶稣释放。

(2) 彼拉多主动提出一个罪大恶极的巴拉巴来(他是一个作乱杀人的强盗)。他问犹太人,他们愿意他将那一个罪犯释放给他们呢?是巴拉巴呢?还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?结果没有想到,他为耶稣开脱所作的这个安排,也失败了。犹太人宁愿要一个杀人的强盗,却不要一个无罪的耶稣。

(3) 犹太人这个选择,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自然倾向。试想我们的言语思想,岂不常常是倾向败坏邪恶,远胜於圣洁良善吗?当我们面临选择时,岂不总先选择享乐或罪恶,最后不得已才会选择神吗?

3.彼拉多妻子的警告(19节)

(1) 彼拉多的妻子打发人来说,“这义人的事,你一点不可管。”这个警告是公开的,不只是对她丈夫,也是对所有控告耶稣的人。

(2) 这是神的作为,祂可以藉着各种人(敬畏神的,反对神的)向众人说话。比如神藉着梦向尼布甲尼撒王说话。这在圣经还没成正典以前,是神所用的一种途径。但在今天,神己经赐给我们圣经,这种方法较稀少了。一般,神藉着圣经,圣灵,圣徒和良心向人说话。

(3) 彼拉多妻子说,“在梦中我为祂受了许多的苦。”圣经中没有具体说,何种苦。或许梦到耶稣经受残酷的刑罚,或许梦到审判临到逼迫和控告耶稣的人,都叫她害怕。

(4) 这也是为耶稣基督作的见证。彼拉多的妻子承认耶稣是个义人,警告她的丈夫不要在犹太人的罪上有份。

4.众人选择巴拉巴,弃绝耶稣(22,23节)

(1) 正当彼拉多听差役报告他的妻子梦中受苦的时候,祭司长等挑唆众人,因此众人厌弃耶稣,和喜爱巴拉巴的心被激动起来。他们要求释放巴拉巴,除灭耶稣。他们选择恶人,而弃绝善人;选择的是杀人的凶犯,弃绝的是赐生命的主;选择的是强盗,弃绝的是他们的弥赛亚,降生为人的神子。他们如此乖僻用事,不但违反正直和虔诚,也是人难予置信的。

(2) 彼拉多听到他们要求释放巴拉巴,就问,“这样,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样办祂呢?”(22节)彼拉多这个问题问得好,耶稣基督与世人每一个人都有关系,不是接受祂,就是弃绝祂。今天耶稣藉着圣灵也在问我们每一个人,“这位称为基督的耶稣,你如何对祂呢?”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接受祂,顺服祂。

5.彼拉多试图推卸责任,众人情愿担当(24,25节)

(1) 彼拉多看到劝戒也无济于事,反要生乱,就不敢照心中的意愿的去行,抹煞良心的声音。他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,说,“流这义人的血,罪不在我,你们承当吧!”这是摩西的律法,凡与流血的罪无关的,可以洗手表示(申21:6)。洗手是脱离关系最后的表号。但是洗手能解脱他的责任吗?有一位诗人说,“世上最清的水也不能洗去他心田中可怕的血罪。”彼拉多向世人屈服,难免要受严厉的审判。

(2) 彼拉多的宣告没有唤醒这些作恶的犹太人,众人都回答说,“祂的血归到我们,和我们的子孙身上。”这些话多么狂傲,多么无情,这是神儿子的宝血,无比的价值,即使全世界的人合起来,也无可比拟的。在此我们看到,人是多么残酷硬心,主耶稣是多么慈爱柔和。

五、 耶稣被鞭打受凌辱(27-31节)

1.罗马鞭打人,是极残酷的。照罗马法律,必须鞭打后,再钉十字架。先剥下受刑的人的衣服,使他向前伏在木柱或石柱上,用绳捆绑,将脊背完全露出;或绑在木框上,露出胸脯,重重地鞭打。此种鞭,常以碎骨或金属碎块编在皮条上,能打破皮肤,甚至被打之处,体无完肤,成为一个血团。经上有话说“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”(赛53:5)。感谢神,主耶稣为我们受鞭伤,使我们背道的病得到医治。

2.审问和鞭打,是在衙门前众人聚集的地方;戏弄是在衙门里面。

(1) 他们给祂脱了衣服,当亚当犯罪后,感到赤身露体是羞耻。现在耶稣为了我们的罪代替我们的羞耻,并为我们预备白衣穿上,遮盖我们的羞耻。

(2) 给祂穿上朱红色的袍子。当时的袍子是一件半身的红色斗篷,是罗马官员常用的官服。兵丁就以这袍子代替王的紫袍,戏弄耶稣。岂不知我们的罪虽像朱红,基督的血要将我们洗成雪白。赞美主!

(3) 给祂戴上荆棘冠冕。荆棘的硬刺扎痛祂的头。兵丁的目的是凌辱耶稣。荆棘是人犯罪后的咒诅。基督的死除去我们该受的咒诅。

(4) 拿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,跪在祂面前,戏弄祂说,“恭喜犹太人的王阿!”兵丁以苇子代替王的权杖,戏弄耶稣。他们不知道祂是神设立的基督,神国的王,将来有一天,万膝都要向祂跪拜,口称耶稣基督为主。

(5) 兵丁又吐唾沫在祂脸上,拿苇子打祂的头。“打”这字在原文是直打不停。打在头上,头上荆棘的刺深深刺入,加增耶稣的疼痛。正如先知以赛亚说的,“祂被藐视,被人厌弃,多受痛苦,常经忧患”(赛53:3)。祂所有的痛苦和羞辱,都是为救赎我们,使我们得永远的生命,喜乐和荣耀。感谢神!

六、 背诵经文:(27:22)

彼拉多说:“这样,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祂呢?”他们都说:“把祂钉十字架!”

<上一章>       <目录>       <下一章>